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我们党建设好,必须抓住‘关键少数’”。石泉县在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紧盯“关键少数”,在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大力推行“坚持民意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善抓工作重点、难点、热点、薄弱点、风险点,做到亲自谋划、亲自抓办、亲自验收”的“三五三”工作法,通过以上率下、示范带动,推动领导干部带头深入群众察民情、依靠群众抓落实、为了群众促发展,不断增强领导干部执行力、服务力、担当力,为加快“三宜”石泉建设凝聚磅礴力量。
坚持“三个导向”,精准定位促作为。“三五三”工作法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始终将此法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谋划推动工作中必须坚持民意导向,充分考虑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坚持问题导向,指向于解决什么问题、破解什么困难;坚持目标导向,落脚于达到什么效果,赢得什么样的口碑。为推动“三个导向”落地,县委配套开展党员干部“三下”活动,引导各级干部精准搜集社情民意,充分把握群众意见、建议和诉求,积极寻求破解之策。按此要求,县级领导每年深入基层80天以上,科级领导100天以上;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两代一委”和普通群众10—20人、交友帮扶3—5人、联系企业和社会组织1—2个。2019年以来,收集“两代一委”、群众代表意见建议1700余条,协调解决问题2000余件。
校准“五个点位”,靶向发力提质效。“三五三”工作法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对自己负责的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其“重点、难点、热点、薄弱点、风险点”。以县委主要领导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研判为例,认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在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要求,“难点”在引导群众增强内生动力,“热点”在扶贫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薄弱点”在创业就业和产业发展,“风险点”在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及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风险。正是校准了这“五个点位”,石泉县2019年获得省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扶贫资金绩效考核“双优”佳绩。在县委“一把手”示范带动下,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细察深研,精准施策,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有效破解了一批群众“急怨盼”问题。如根据工作中研判确认的民情收集掌握不及时、来信来访处理不彻底、群众身边“四风”多发问题,创新推行书记民情“三本账”制度,累计办理各类民情账7193件,办结率99.25%、群众满意率98.51%,实现 “群众说事、书记接事、组织办事、安宁无事”的格局。根据工作中研判确认的干部担当不够、活力不足等问题,建立了“五精准”干部管理机制,有效激发了干部担当作为,其做法荣获全省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一等奖、全市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特等奖。
力行“三个亲自”,靠前指挥强引领。“三五三”工作法要求,领导干部对于自己负责的工作必须亲自“谋划、抓办、验收”,带头抓落实、解难题、攻难关,确保“三个导向”落地,把“五个点位”用足。县委每年年初制定涵盖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工作包抓责任清单,明确工作要求、包抓责任领导、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县级领导和镇、部门主要负责人围绕分管、负责和包抓的工作,定期向县委常委会汇报工作思路、落实举措和工作进度,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建立“一季度一重点、一季度一晾晒、一季度一通报、一季度一责任追究”督查机制,成立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监督检查领导小组,采取定期督查和随机督查相结合的方式,随时掌握领导干部“三个亲自”是否落实到位,工作推进是否有力有效。
石泉县创新推行“三五三”工作法,既是一个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也是一名干部基本的价值观,更是检验工作成效的最好标尺。让“关键少数”作表率,形成“头雁效应”,干部的执行力、公信力、服务力明显提升,各项工作决策更加科学务实、工作举措更加切合实际、工作落实更加有力有效、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19年,石泉顺利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目标,6项工作获得国家级表彰,3个省级现场会在石泉召开,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获得优秀奖。
(供稿:石泉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