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启动以来,华阴市紧紧围绕“选出担当作为好头雁、换出干事创业好班子”目标,突出“双好双强”标准,围绕“一降四升”,严格程序标准,坚持高线选人,高质量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129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员会主任全部实现“一肩挑”,平均年龄46.1岁,较上届下降3.6岁,“四类人员”占比达95.6%。
为使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干部尽快转换角色,进入状态,3月23日至25日,华阴市举办新一届村(社区)干部示范培训班,培训内容丰富、课程精准、形式新颖,为走上新岗位400余名村(社区)干部“充电蓄能”。
丰富课堂内容 讲好三类课
“作为基层基础的台柱子、主力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要把加强学习、提高本领放在第一位,快速适应角色转换,实干苦干、不负重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华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华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大可强调。
为增强培训实效,华阴市聚焦政治素养提升,紧扣建党100周年关键节点,坚持传承接续和开拓创新,立足长远和抓住当下,把党史教育作为“必修课”,邀请省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袁武振教授深入解读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用党的光辉历程唤醒和锤炼新任村(社区)干部的党性意识。瞄准作风建设提升,把廉洁教育作为“基础课”,通过“讲原则、讲法规、讲案例、讲底线”,开展集体廉政谈话,观看廉政教育专题片,以“勤快严实精细廉”的要求推动新任村(社区)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筑牢思想防线。把基层治理作为“专业课”,开设涵盖党章党规、基层自治、乡村振兴等3个方面12节课程,全面提升村级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和履职尽责能力,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省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袁武振作党史教育专题辅导
创新观摩形式 书记有新招
“当好村级领头人,首先要从化解群众矛盾上入手,不仅要坚持用好“四议两公开”这一基本制度,充分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还要用好“群众评理”这一类土办法,尽量依靠群众自身的力量解决他们内部的问题。”在冯池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村党组织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冯勇军在讲完种植菊花的“致富经”后,又给大家分享起自己12年来担任村干部的心路历程,围坐在一圈的新任村干部听的津津有味,频频点头。
大丰农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王战明为观摩人员讲解冯池村菊花产业发展
通过这次换届,华阴市907名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干部,平均年龄44.9岁,其中35岁以下年轻干部210人,班子结构得到全面优化提升。同时,班子整体年轻化、经验不足的特点也给开展村(社区)干部培训提出了新要求。
年轻的华城社区党总支书记孟宪哲给老书记们讲解“网格化管理的现实运用”
如何老支书发挥作用,让新支书快速上岗。本次培训一改以往“领导专家讲、受训学员听”的风格,在现场观摩环节创新开展“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教给书记干”:在农村、城市各自选取4个示范点,采取“先看后讲”的形式,在参观产业发展、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由各示范点党组织书记“现身说法”,讲一讲抓实班子建设、抓严党员管理、抓牢制度建设的先进做法,教一教壮大集体经济、改善村社环境、优化公共服务的先进经验,说一说服务群众的好办法、解决问题的好途径、动员群众的好思路。8名老书记现场讲经验、谈历程,6名新书记表决心、谋发展,让大家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中不断丰富工作经验,在张弛有度的气氛中达到学思结合的效果。
现场答辩互动 破题出新意
“具有公共产权的小区是否具备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条件?”“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委员会的办公用房如何解决?”市住建局物业办主任在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工作专题座谈环节对现场提问进行了解答。
如何发展好产业?整治好环境?服务好群众?一直是困扰基层党组织书记的难点问题,华阴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围绕“话发展、促振兴”“压实工作责任,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实施三治共动,优化基层治理”三个主题开展了专题研讨。
曲城村党总支书记孙立武“现身说法”讲授多年来的治村经验
在社区物业党建联建专题座谈中,社区党组织书记踊跃带头讲方法,小区党支部书记献言献策说经验,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负责人真诚沟通谈策略,“一个中心、三方共治”的理念在彼此坦诚的交流中持续深化。
盛世名门党支部书记李恩权就开展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工作现身说法,“社区物业党建联建自治协商机制在解决小区屋顶漏水的问题中切实发挥了作用,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召集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业委会主要负责人及业主代表共同参与“三方联动”会议,依据相关法规政策进行了多次沟通,历时4个月,动员34户小区居民签字同意,动用12.3万元住房维修基金,终于解决了困扰居民群众多年的问题。”
(来源:中共华阴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