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秦都区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在选优一支驻村队伍、建立一套工作机制、制定一套管理办法上下功夫,为建强村级党组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选优一支驻村队伍。按照省市规定,严格驻村干部的选派标准,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等形式,从各机关、事业单位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热爱“三农”工作,具有农村工作经验或涉农业技术特长的优先选派,参加驻村帮扶,确保薄弱村有人帮、试点村有人带、选派干部有舞台。截至目前,从22个区级部门选派68名优秀年轻干部分别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街道选派81名党建指导员驻村。
建立一套工作机制。科学构建驻村帮扶指挥体系,成立以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为组长、区民政局、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区乡村振兴局主要负责人及四个街道党工委书记为成员单位的区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区委组织部负责驻村人员的统筹协调、日常管理和督查考核。街道党工委也成立相应的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担负直接管理责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工作纪实制度,要求驻村工作队员写好《驻村工作日志》。在吃透村情民意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分类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制度、述职汇报制度、督查通报制度,夯实驻村职责,严格落实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
制定一套管理办法。下发《秦都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考核办法》,由区委组织部、街道党工委共同对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进行管理,派出单位履行跟踪管理职责,每半年至少听取1次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工作汇报,掌握工作进度,交流工作经验,全面优化管理方式、提升监督效能。建立驻村在岗、请销假、定期汇报等制度,强化对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到岗监督。同时,采取督查通报、半年工作述职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驻村帮扶进行综合评价,并把评价结果作为提拔任用、职级晋升、表彰嘉奖等的重要依据。
(供稿:咸阳市秦都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