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陇县创新推行定向储备、定标培养、定期提醒、定量选拔的“四定联动”模式,进一步调动年轻干部激情干事的劲头,促进年轻干部安心扎根基层“育苗墩苗”,着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可靠可用的年轻干部队伍。
定向储备,疏源建池“选苗”。进一步加大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招录向基层一线倾斜力度,适当放宽学历、年龄等条件,持续优化基层干部队伍来源、经历结构。严格执行基层服务年限等政策规定,杜绝上级部门随意借调基层工作人员,新招录的选调生,一律安排在村学习锻炼两年,对安心在基层工作的高学历年轻干部(硕、博),每月除发放乡镇津贴外,连续5年额外享受生活、安家、住房3项补贴。目前,全县分类储备90后优秀年轻干部300余名,35岁以下年轻科级领导干部69名,有江苏等发达地区挂职经历的干部29名,有全域旅游、疫情防控、棚改拆迁等经历的干部77名。
定标培养,强筋壮骨“育苗”。每年由各镇根据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民生保障等实际需要,确定年轻干部能力提升培训清单,由县委组织部统筹安排,通过职能部门导师帮带、县级部门跟班学习、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等方式,聚焦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业务能力等方面,立体式、多层次、全方位加大基层年轻干部培训力度,练就担当实干铁肩膀、硬本领。今年以来,全县依托“新时代基层干部培训班”“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以基层党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专题重点,先后组织开展“走出去”学浙江培训以及“线上”培训4次,累计培训镇、村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四支力量”等5100余人次。
定期提醒,修枝剪叶“护苗”。深化推行干部不足提醒促成长制度,积极探索推行公务员纪实量化考核管理,强化年轻干部日常监督管理。紧抓“周小结、月汇报、季考核”机制、谈心谈话、领导干部家访、组织生活会制度等,采取领导提醒、干部之间相互提醒的方式,坚持每月至少开展1次谈话提醒,着重就年轻干部的政治能力、思想觉悟、言行品性、工作状态、敬业精神、遵守纪律等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开展提醒反馈,让干部受警醒、促成长,扣好每一粒扣子。今年以来,通过干部考察、半年考核、巡视巡察、工作督查等途径,发现干部不足信息141条,开展书面提醒110人。
定量选拔,知人善任“爱苗”。突出“实在、实绩、实干”鲜明导向,建立能力在一线锻炼、实绩在一线考察、干部在一线选拔的用人机制,稳步推行“3+5”年轻干部培养计划(每年配备3名35岁以下正科级领导干部、5名30岁以下副科级领导干部),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同时,打破干部选用“部门化”“区域化”“内循环”的限制,畅通年轻干部选拔任用渠道,不断释放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红利,树立有为有位、实干担当的鲜明导向,今年以来,选配35岁左右正职4名,提拔90后年轻科级干部13名,从“五类人员”中选拔12名进镇领导班子,提拔2名优秀年轻选调生担任镇党政正职,为36名常年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年轻干部晋升职级,充分调动了年轻干部扎根基层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供稿:陇县县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