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渭南市扎实开展“五个一线”锻炼活动,进一步拓宽年轻干部培养锻炼路径渠道,推动优秀年轻干部学在一线、干在一线、成长在一线。
日常动态选。建立日常发现、优进绌退机制,市级层面直接掌握科、处级优秀年轻干部500余名。实行年轻干部信息常态化报送制度,制定优秀年轻干部动态调整标准,将综合研判、专项调研、培训培养、挂职锻炼中发现的优秀年轻干部及时纳入名单,对基本称职以下等次、工作积极性减退、不担当不作为的及时调整出名单,确保始终保持一池活水。
一线岗位练。以市、县两级优秀年轻干部为主力军,全覆盖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领域优秀年轻干部大锻炼,选派230余名年轻干部在工业企业生产一线担任“工业倍增计划”助企联络员,选派1100余名年轻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选派180余名年轻干部在市级“十项重点工作”项目建设一线实战淬炼,选派30余名年轻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挂职历练,选派100余名年轻干部在县镇基层一线“墩苗”锤炼。
严格过程管。强化日常管理,要求年轻干部做到“三个一”,即每天记一篇锻炼工作日志,每月撰写一篇心得感悟,每半年撰写一篇调研报告或一则工作案例,动态跟踪了解年轻干部锻炼情况,经常提醒督促、及时“修枝剪叶”。组织部门会同派出单位定期开展考核,制定任务考核清单,明确岗位职责、工作任务、节点时间、目标效果等内容,建立“一人一档”,如实记录年轻干部日常表现和工作实绩,确保锻炼取得实效。
精准识别用。按照“近期使用、中期培养、长期储备”原则,将一线锻炼作为发现、识别、考察年轻干部的“赛马场”,采取蹲点调研、列席旁听、谈心谈话、多维测评等措施,深入了解干部锻炼效果。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结合县乡换届工作进行选配,在今年换届中,46名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县级领导班子、509名优秀年轻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渭南市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