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彬州市把加强驻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提升驻村干部履职能力,助推驻村帮扶提质增效。
多形式“育”,提升履职能力。大力加强驻村干部教育培训,制定下发加强乡村振兴“四支队伍”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四支队伍”“一口清”水平等文件。依托乡村振兴学院,举办新选派驻村干部乡村振兴、“四支队伍”政策知识、防返贫业务等专题培训。各镇(街道)成立乡村振兴夜校,利用每周晚间固定时间组织驻村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学习,邀请相关行业部门业务骨干主讲,组织乡村振兴业务培训30余场,参与培训1000多人次,实现教育培训全覆盖。还通过组织理论考试、“一口清”擂台赛、邀请电视台进村视频抽查等形式,进一步提高驻村干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有效提升履职能力。
多层次“管”,促使担当作为。成立市驻村工作领导小组,构建镇街日常管理、单位跟踪管理、驻村办服务管理、干部自我管理“四位一体”管理体系。出台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考核办法,从人员选派、职责任务、日常管理等方面对驻村干部的监督、请销假、考核与奖惩等作出明确规定。加大督查力度,组织开展督查检查、明察暗访7次。各镇(街道)党(工)委、派出单位负责人定期深入帮扶村,开展谈心谈话,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切实解除驻村工作队成员后顾之忧。为驻村工作队成员落实“三个一”(1名灶夫、1间住房和1间灶房)和生活补助、通信补贴,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年安排健康体检,以强有力的激励措施促进驻村干部用心驻村、认真干事。
多维度“用”,激发干事热情。树立注重实绩用人导向,坚持在乡村振兴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对工作实绩突出、群众满意的,予以重点培养,大胆提拔使用,优先晋升职级,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中优先评审、优先聘任。正确运用容错纠错机制,对在工作中非主观故意导致的失误偏差和负面影响,依法依规从轻处理或免于处理,对不胜任或造成不良后果的及时调整处理,倒逼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生动实践中建功立业。今年提拔重用91名驻村干部,新选派61名优秀年轻干部驻村开展工作,有效激励干部勇当“闯将”“干将”,在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
(中共彬州市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