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去年以来,彬州市多措并举,在锻造过硬乡村振兴干部队伍上下深功夫,着力选优配强乡村振兴力量,为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在村“两委”换届中,严格按照双好双强标准,下深水选人,大力回引乡贤能人,推进党建扶贫专干进“两委”班子,有效破解了村级组织人难选问题。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4.46岁,较上届下降5.25岁;35岁以下年轻干部281人,较上届增加36人;大专及以上学历292人,较上届增加130人,真正实现了年龄降、学历升、结构优。
严管厚爱驻村干部。按照因村派人、精准选派的原则,持续为脱贫村、乡村振兴示范村以及软弱涣散村等65个重点村(社区)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确保把精干力量挺在乡村振兴第一线。严格管理驻村干部,一月一督查,一季一考核,严禁派出单位私自召回、随意抽调驻村干部。为每个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分别拨付1万元工作经费,为驻村干部积极落实生活补助、交通补贴、通信补贴。每人进行健康体检并购买人身意外险,落实“三个一”(1名灶夫、1间住房和1间厨房),解决驻村干部后顾之忧。
强化履职能力培训。在山东潍坊、浙江衢州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对全市169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分四批进行集中轮训。通过邀请专家集中授课、实地观摩、座谈交流等形式,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引领乡村振兴、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举办全市新选派驻村干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对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村振兴工作分管领导及业务干部,65个村驻村第一书记以及乡村振兴系统副科级以上领导进行乡村振兴业务培训。推荐12名优秀村干部参加大专层次学历提升计划,有效提高村干部文化素养。
(供稿:中共彬州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