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武功县突出庆祝建党百年主题,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抓组织、强队伍、聚合力,各项工作成效喜人、亮点频现,推动全县组织工作再上新台阶。
聚焦“一个中心”,强化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3期,培训党员、干部4530人次。通过开展文艺汇演、主题党日、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十个一”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激发广大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热情。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红色体验1.1万余人次。高标准建成的武功县党史馆被列入咸阳市党史教育基地。
聚焦“两个载体”,夯实基层基础。以乡村振兴为统揽,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改造提升阵地78个,创建省市级示范村42个。完成89个村265名驻村干部轮换工作,实现全覆盖培训,激活乡村振兴“动能”。在全市率先实施“快递进阵地”工程,建成8个镇级电商综合服务站和95个村级标准化电商综合服务点,实现了城乡物流双向畅通。“远教+电商”模式入选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工作典型案例。《下功夫·成好果》荣获全国优秀电教片,专题片《信仰·力量》荣获全省党员远程教育三类课件。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支撑,创新推出“功到365”城市社区党建品牌,解决城区居民难题89件。全面推开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设置4大类14种服务岗位,1978名党员主动上岗,有效密切党群关系,被陕西党建网、学习强国等媒体专题报道。创新实施两新组织“七百工程”,搭建起两新组织为民服务平台,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好评。疫情防控期间,组建党员突击队235个、设立党员先锋岗327个,创新开展“让党徽在‘疫’线熠熠生辉”活动,切实筑起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聚焦“三个重点”,抓好镇村换届。严肃换届纪律。开展换届专题谈心谈话1430余人次,印发“十严禁”换届纪律提醒卡6000余份,集中观看换届警示教育片140余场次,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换届环境。严把换届程序。印发换届手册,选派8个指导组进驻各镇全程指导,成立2个巡回督导组,随机抽查,保证换届程序严格落实。优化人员结构。高质量完成189个村(社区)“两委”换届任务,“四类人员”占比达到76.8%,实现了“学历升、年龄降、结构优”的总体目标,武功镇、长宁镇分别被评为省、市村(社区)换届工作先进乡镇。
聚焦“四个关键”,建强干部人才队伍。抓育。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和干部成长档案,储备年轻后备干部201人。先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14所高等院校建立校政企合作,双向人才孵化交流渠道进一步拓宽。优选。创新出台《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量化考察内容,提高政治素质考察精确度。运用“三项机制”提拔重用干部42人。评选县管拔尖人才46人,示范带动作用凸显。修订《中共武功县委在疫情防控斗争中考察识别干部的暂行办法》,激励一线人员坚定信念、担当作为。严管。建立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畅通12380渠道,构建起务实管用的干部监督体系。深化“兴武人才计划”,推荐“创新型企业家培育工程”“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工程”人选4人,引进专家教授24人。重用。选派22名品行优良的干部到李大棚改项目推进拆迁工作,破解难题、助推发展。选拔5名干部在疫情隔离酒店承担管控服务工作,让干部在疫情防控中践行初心使命。组织210名各领域专家和拔尖人才开展“组团基层、服务在一线”活动,直接受益群众近2万余人。
(武功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