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秦都区把“管、爱、用”作为主导方针,贯穿于驻村工作队管理、使用、培养全过程,高点定位,精准发力,使驻村工作队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
管字有“干头”。印发《秦都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考核办法》《咸阳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考核办法》等制度,对5名第一书记和64名乡村振兴指导员”实行职责定位、任务定量、工作定标“三定管理”,进一步严格选派标准、明确工作任务、强化考核监督。街道党工委每月深入所驻村核实驻村工作队员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有关资料,实地查看“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工作情况;区委组织部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对“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工作满意度进行测评,近期计划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查看、观摩评比、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对“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存入本人档案。
爱字有“甜头”。为确保“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沉得下心、呆得下去、干得起劲,坚持对“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优先提拔使用、优先评优树模,在提高待遇保障方面向“第一书记”倾斜,列支专项资金为“第一书记”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月发放200元通讯费,每天发放50元生活补助和20元通讯费,为每支驻村工作队每年落实工作经费1万元,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经费保障,使他们能安心工作、沉在基层、融入群众。
用字有“奔头”。落实驻村帮扶工作重点任务,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在业务技能、项目协调、指导发展等方面的优势特长,因村因人细化帮扶责任、量化帮扶任务,建立帮扶清单,通过任期考核方式,健全完善驻村第一书记的激励引导机制,将驻村工作队员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评为“优秀”等次的,在年度综合考核中直接确定为“优秀”等次,不占用派出单位年度评优名额。对考评结果评为“不称职”等次的驻村工作队员进行召回撤换,约谈派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通过定期考核突出了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干得好不好,群众来评价、基层来打分,切实评出工作动力,评出工作干劲,提升“善打硬仗”能力。
(中共咸阳市秦都区委组织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