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白水县严格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大力开展选苗、育苗、墩苗、壮苗、疏苗“五苗”行动,做大“蓄水池”、锻强“生力军”,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一是开展“拓源选苗”行动,把“好苗子”选出来。建立全县急需紧缺干部需求库,制定年度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录(聘)计划,实施年轻干部“六个一批”持续发现、动态补充的常态化机制,通过日常检查发现一批、专题调研了解一批、综合研判甄别一批、年度考核掌握一批、面向基层遴选一批、党委(党组)把关推荐一批,始终保持优秀年轻干部的储备常量和一池清水。
二是开展“滴灌育苗”行动,把“好苗子”训起来。坚持政治历练常态化,建好用活仓颉庙全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干部教育现场教学基地,依托全县乡村振兴学院,开展“订单式”培养,建立“青苗孵化营”,实施小班“插班”培训,着力弥补年轻干部能力短板。建立年轻干部包联帮带制度,实行“1+1”“1+N”结对帮带,切实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三是开展“压担墩苗”行动,把“好苗子”练起来。实施“大练兵强本领行动”,开展年轻干部“小岗位、大练兵”专题活动,实施“五个一批”优秀年轻干部精培计划,即选派一批到疫情防控卡点一线经受淬炼,调训一批到信访维稳、招商引资或其他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等急难险重岗位接受锤炼,选派一批到扬中等发达地区挂职锻炼,选派一批到县级非公企业一线专项训练,选派一批到乡村振兴一线实践历练,不断提升年轻干部履职能力。
四是开展“优选壮苗”行动,把“好苗子”用起来。坚持依事择人原则将优秀年轻干部名单作为动议提名人选的重要来源,每次职位空缺调整干部时拿出10%~20%的岗位用于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保证县委每年提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的人数不少于全年提拔调整干部数量的五分之一,不断优化全县干部队伍年龄结构。
五是开展“修枝疏苗”行动,把“坏苗子”择出去。建立年轻干部“四必谈三必访”制度,在年轻干部受到处分处理、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思想波动、岗位调整时必谈,面临重大困难、重大疾病、重大变故时必访,帮助年轻干部切实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惑困难。推行年轻干部“一考三评五印证”考核机制,将考评结果作为个人选拔任用、晋升职级、评先奖优、治庸治懒、问责追责、能上能下的重要参考之一,让年轻干部有干劲、有奔头、有希望。
供稿:中共白水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