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平市委组织部坚持以建设高素质组工干部为主线,着力铸造一支信念坚定、专业过硬、勇于担当的“兴平铁军”,不断深化“三抓三实”,紧扣“学、管、用”三个环节,积极探索干部队伍建设新路径,为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队伍保障。
抓思想引领,在“学”上下实功,解锁干部教育“新方式”。聚焦全市组工干部党性修养提纯强化、业务能力水平夯实提质,对标对表“三学三比”活动,创新开设“组工讲坛”,领导干部轮流上台,以讲促学,增促实效,夯实干部业务能力基本功。积极开办“槐里大讲堂”,协调责任单位调动资源,提升课程质量,大胆创新讲堂课程体系,推行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沉浸式培训做法,拓宽全市干部视野格局。常态化开展好书分享、红色诵读等活动,制定出台《兴平市组织系统“党课开讲啦”活动实施方案》,紧跟党的最新政策理论,紧扣干部政治建设,着力打牢思想根基,将政治教育贯穿干部成长全过程,推动组工干部在创新方式中砥砺品行、增长才干、锤炼作风。
抓制度建设,在“管”上出实招,建立干部管理“新机制”。提升组织工作质量,加强制度建设是根本,全部大力扎紧扎牢制度藩篱,将全市党务干部纳入组工干部管理范畴,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出台《兴平市组工干部管理办法(试行)》,强化对组工干部的管理监督,积极寻求破解干部管理问题的办法策略。聚焦工作实绩,强化领导干部督促考核,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严格制定执行《兴平市组织工作月通报、季点评、半年观摩考核实施方案》《兴平市组工干部“积分制”考核管理办法》,依托加强全市信息宣传力度,深入挖掘组织功能,突出党建引领“主心骨”作用,着力构建一套“务实管用”、“高效完备”的制度规范体系,锻造一支能文能武、能打硬仗的先锋队伍。
抓机制创新,在“用”上求实效,构建干部工作“新模式”。实施“青蓝结对工程”,落实全市党务干部到部机关跟班轮训,创新“轮岗锻炼、考试测评、实地考查”的“三位一体”模式,纵深推进轮训效果“入脑入心”、推动实践运用中发挥实效。重点关注基层组织工作中的痛点短板,瞄准“小切口”,成立专项领域课题组,实行“一个调研课题、一套实施方案、一名包抓领导、一个责任科室、一名落实干部”的“五个一”模式,全方位开展调研交流,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助力基层组织运转体制优化完善。在全部搭建“1+1+N”结对互助的团队模式,即“科级干部+科长+干部”相互协作,推动形成“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的工作风气,助力打造合作、精干、务实型组工队伍。
(兴平市委组织部杨紫曦、杨戈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