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部工作 / 干部管理 / 正文

华阴:基层墩苗历练 一线成长壮骨

——实施年轻干部“1+3”培育工程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06-21 10:44 作者:曹蕊 刘晓明

 今年以来,华阴市聚焦组织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紧抓健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大力实施年轻干部“1+3”培育工程(育苗墩苗计划,青苗选种工程、一线成长工程、深耕提能工程),通过动态式储备、墩苗式历练、跟踪式培养,全方位、全链条、系统性的串联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各个环节,不断扩大年轻干部队伍“蓄水池”。

 实施青苗选种工程,动态式储备。立足“结构所需、功能所期”,精准算好“配了多少、还缺多少、要备多少”三笔账,通过日常发现、动态补充,注重从镇(街道)、重点行业部门和“十项重点工作”专班中寻找挖掘全市35周岁以下、全日制大学以上学历优秀年轻干部,分类建立我市“经济干部、农业干部、文旅干部、民主党派干部”等专业型年轻干部储备库。对纳入“储备库”的干部,实行“动态管理、优进劣出”,定期采取分析研判、走访调研、谈心谈话等方式,做好监测预警,确保多源储备、常态储备。目前已储备15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实施一线成长工程,墩苗式历练。坚持“岗位是最好的锻炼、使用是最好的培养”理念,打破年轻干部流动壁垒,紧扣市委重点工作,分阶段采取“四个一批”培养模式(镇街道下派一批、部门交流一批、向上跟班一批、外地挂职一批),让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在跨部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培养中茁壮成长,先后选派20余名年轻干部到上级部门跟班学习,一批“90后”干部提拔为镇(街道)领导班子。全面实施“一线练兵法”,将基层一线作为提升年轻干部能力的“大熔炉”,有计划地把年轻干部放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疫情防控等重大工作中,着力引导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实践锻炼、成长成才。疫情防控期间,第一时间选派100余名年轻干部进驻卡点、村社一线扛重活、打硬仗。

 实施深耕提能工程,跟踪式培养。对好苗子盯住培养,分层分类“施肥”,按照“课堂教学+一线调研”的模式,采取“每周个人自学、每季集中授课、半年组织测试、年终晾晒实绩”等形式,建立“党性课、专业课、体验课、研讨课”四位一体的系统化学习模式,引导年轻干部“组团”开展一线调研行动,切实提升业务能力、调研能力、实践能力。建立优秀干部“成长档案”,以干部基本信息、工作实绩、监督考核三大类纪实材料为基本骨架,全面收录政治思想、现实表现、学习培训、锻炼培养、干事创业等反映年轻干部成长轨迹的材料,囊括干部经历“四棱八角”。对建立“成长档案”的年轻干部,逐人提出培养方向,落实培养措施,及时研判培养效果,准确掌握年轻干部的成长动态和培养情况,确保干部成长“有凭有据”。截至目前,已为21名年轻干部建立“成长档案”,40余个课题组已经围绕本地区党的建设、乡村振兴、经济社会发展等重点课题展开调查研究。

(中共华阴市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