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部工作 / 干部管理 / 正文

秦都:“四种模式”强化党员分类管理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09-21 15:45 作者:赵桐桐

近年来,咸阳市秦都区坚持“立足实际、因人而异、发挥作用”的原则,通过“四种模式”不断增强党员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目标式”管理让在职党员主动作为。围绕重点工作,结合岗位职责,为在村“两委”会担任职务的党员,设定工作目标,明确重点任务,并向党组织和村民作出公开承诺,强化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在职党员坐班值班、帮办代办、入户走访等相关制度,组建党员先锋岗339个、党员志愿者服务队63支,动员1000余名党员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环境治理、矛盾调解、防汛救灾等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定岗式”管理,让无职党员有位有为。结合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重点,设置政策宣传、农技指导、矛盾化解、环境整治、产业示范等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履职要求,引导无职党员结合自身特长优势主动认领岗位,开展安全科普、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活动。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将积分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岗位设置以来,先后有300余名无职党员主动认定工作岗位,立足实际开展工作,促使广大无职党员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领岗履职,积极参与村级事务。

“跟踪式”管理,让流动党员有归属感。依托党员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联系、微信沟通等方式,建立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台账,做到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流动去向、流动时间、联系方式等底数清。通过微信群,定期推送“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内容,为长期流动在外的党员搭建网络学习和交流平台,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学”。建立专人联系制度,不定期通过语音电话、视频等方式联系流动党员,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等状况,引导流动党员积极关心支持本村建设发展,做到“离家不离心”。

“关爱式”管理,让老党员发挥余热。对于身体健康、乐于分享的“活跃型”老党员,鼓励其参与党务监督、民主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工作,充分发挥其在调解邻里矛盾、讲党史颂党恩、倡导勤俭节约、推动移风易俗等方面的“传帮带”作用,实现年轻党员服务年老党员、年老党员带动年轻党员的“双向提升”。对部分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老党员,落实党内关怀帮扶措施,组织开展走访慰问、“送学到家”活动,增强老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今年以来,慰问生活困难党员40余次,累计为困难党员发放慰问物品价值约2万余元。

(中共咸阳市秦都区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