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原县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发挥驻村干部“尖兵”作用,选派217名党政机关、企事业干部集结乡村振兴一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精准选人,统筹选派聚合力。按照“先定村,后定人”的原则,统筹各级选派力量,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对各村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分类,以问题为导向选派干部。在选派第一书记的过程中,三原县重点突出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工作作风好、组织能力强、群众工作能力强五个方面,抽硬人、选能人。针对软弱涣散、基础薄弱等不同类型的村,坚持科学派人,靶向选派党建业务精、善做群众工作、熟悉产业发展的干部,提高帮扶的精准性、实效性,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形成整体合力。
精准管理,建章立制增定力。为了确保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下得去”,三原县构建了“县级直接管理,乡镇日常管理,派出单位协助管理”的三级管理链条,制定印发《三原县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常态化督导机制,倒逼驻村干部履职尽责。同时,利用“钉钉打卡”线上管理系统,加强对驻村干部的日常管理,严格驻村考勤、请销假制度。完善考核制度,采取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期满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对驻村干部在村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考核。
精准培养,强基固本提能力。按照分级分类原则,县委组织部会同县乡村振兴局对全县驻村干部进行乡村振兴专题培训,各镇(街道)党(工)委采取以会带训的方式,对驻村干部开展日常培训,实现驻村干部培训全覆盖,培训以乡村振兴的方针政策、政策理论和法律法规学习为主,帮助全县驻村干部准确把握方针政策,理顺理清驻村帮扶工作要点,着力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精准保障,排忧解难激活力。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每年为驻村工作队申请工作经费,把驻村干部工作纳入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单位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加强工作保障,落实驻村干部相应的补助政策,给予必要的生活补助与通信补贴,为驻村干部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年安排一次健康体检;强化鼓励举措,对表现优秀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给予表扬和优先提拔使用,激励鼓励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担当作为。
(中共三原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