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咸阳市秦都区积极构建全域式、常态式、阶梯式年轻干部培养机制,为全区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生机活力。
突出梯次培养。建立常态化发现储备机制,多途径、多渠道发现识别优秀年轻干部。大力引进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与产业发展相关联的各类人才,2022年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等方式补充年轻干部200余名,加强年轻干部源头储备。通过年度考核、日常考核、专题调研等方式,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信息库,扩大年轻干部队伍“蓄水池”,动态管理,疏渠导流。创建年轻干部成长档案,定期对年轻干部成长情况和现实表现进行跟踪评估,调度分析科级年轻干部配备情况、缺配情况及职数空缺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抓好经常性交流调配,确保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
突出德才兼备。把年轻干部选配与领导班子建设、干部日常调整结合起来,把蹲苗培养、递进历练和适时使用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建立动态监测预警机制,打破“隐性台阶”、突破“惯例做法”,对政治成熟、历练扎实、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及时大胆放到重要和关键岗位使用,让干部在“黄金期”内充分施展才华。同时,通过常态了解、谈话调研、一线识别等方式,开展年轻干部综合分析评价,认真研判每名干部的成长经历、能力表现、个性特点、专业背景等情况,正确分析年轻干部的优缺点,加强交流调配,把优秀年轻干部选配到最熟悉、最擅长、最能发挥专长的地方。2021年街道换届,根据岗位的性质、工作内容、权限范围等要求,充分考虑年轻干部的能力、专业、气质、性格等特点,先后选派11名优秀年轻干部进入领导班子成员中,让干部用其所长、用当其所。
突出严管厚爱。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紧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系统构建全方位监督机制,让年轻干部在受约束的环境下健康成长。着力在加强日常严管上下功夫,结合学习培训、考察调研、平时考核等适当时机,定期对年轻干部表现进行“全扫描”,及时了解年轻干部思想工作表现,对发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早提醒加以解决。建立“1+1”导师帮带跟踪培养制度,采取“老带新、熟带生、强带弱”帮带模式,帮助疏导困惑、解决难题。体检把脉,及时修枝剪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谈心谈话制度,强化对年轻干部的人文关爱。用好公务员职级并行和事业单位职员等级晋升激励政策,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对考核优秀、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及时进行公务员嘉奖。
突出成长成才。通过递进式培养、多岗位锻炼、一层层考验,使年轻干部经历、阅历和能力三方面更扎实。先后组织100余名年轻干部分批次赴秦都区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党员党性体检中心等场地实施党性教育锤炼,切实增强年轻干部政治素养。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依托“秦都大讲堂”、中青年干部主体培训班,先后邀请省市知名专家学者通过宏观政策解读、重点任务梳理、业务知识讲解、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开展专题教学,帮助年轻干部提升专业能力、专业精神;选派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对口上级部门轮岗学习,进一步理清思路、提升业务能力。锻炼、培养采取基层一线历练的方式,先后选派120余名年轻干部到急难险重、防疫一线、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中蹲苗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