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建立干部政治素质评价体系。针对干部政治表现概念性、抽象性强的现状,通过准确把握政治标准的具体内涵,提高评价政治表现的精准度和科学性,确保干部政治表现评价可操作、好把握。将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5个方面内容进一步细化。同时,列出包括“四个意识”淡漠、理想信念动摇等不符合政治标准的“负面清单”,使干部的政治表现和评价由抽象性、概念化变为具体化、指标化。
递进式考准干部政治素质现实表现。把干部政治素质现实表现考准考实,就必须优化考察方式,拉长拉宽考察的“纵轴线”。用好“谈、访、考、评、鉴、审、判”七字诀,切实做到以言察政、以行观政、以事验政,既考察干部在关键时刻、重大关头的政治表现,又掌握干部在本职工作中的日常表现;既考察干部的工作圈,又了解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既考察干部八小时内的表现,又掌握干部八小时外的情况,全方位、立体式了解干部的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定力。抓住重要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研判,多方印证,对干部政治表现情况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追溯式跟踪干部政治素质差异变化。常态化跟踪是实现干部“精准画像”的关键环节,坚持常态化跟踪分析,在年度考核、换届调整等定期研判基础上,围绕岗位空缺、“问题班子”“问题干部”开展有针对性的“一事一策”分析研判;同时,对干部在任用前深入研判其岗位匹配情况,任用后深入调研了解其岗位适应情况。强化系统分析、科学评价,既看优点、又看缺点,既看现实、又看历史,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地评价干部。
靶向式运用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结果。结合干部考察和日常监管情况,探索建立干部政治素质档案,对干部政治表现进行全面纪实,坚持动态管理,使干部政治考察有迹可循。强化政治素质考察结果运用,对政治表现不合格的干部“一票否决”,坚决把“伪忠诚”“两面人”“糊涂人”挡在门外。对干部思想政治上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谈话、咬耳扯袖,典型问题及时通报曝光、严肃处理。积极推进政治素质考察向选调生招录、年轻干部培养、发展党员、党内政治生活、交纳党费等工作延伸,使干部队伍建设从源头上落实信念坚定、政治过硬要求,突出政治素质在干部工作中的基础性、原则性、导向性作用,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供稿:麟游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