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乾县围绕培育壮大后备干部、乡村治理、本土人才“三支队伍”,持续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全面激活乡村振兴动力,以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助推高质量乡村振兴。
建强后备干部队伍壮班子。立足于高标准、严要求,建立村级后备干部推荐、选拔、培养、管理机制,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坚持集中选拔与动态调整相结合,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信息库,实行“一人一档”,注重在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回乡创业能人中选拔村级后备干部,储备35岁左右、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村级后备干部400余人。紧扣村干部队伍建设、村务工作者选聘、党员发展等工作,学历培训、素质培训、业务技能培训、跟踪培养等方式,着力把干部培养成能人,把能人培养成干部,提高后备干部综合能力,组织9名村干部报考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提升学历,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础。
建强乡村治理队伍促发展。聚焦乡村治理队伍建设,建立“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网格党组织体系,推动力量下沉、财力下沉、资源下倾、活动场所共享,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依托退休老党员、老支书、老教师、老军人等人员组成的乡贤队伍,在矛盾化解、纠纷调解、平安创建等方面带头示范,形成党建引领、乡贤带动、村民参与的良好自治氛围。以文化育民、法治为民、生态利民等为载体,推行“十户联防”、邻里互帮等级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大力开展村“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好公婆”“好儿妇”等评选表彰活动,树立道德模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建强本土人才队伍强振兴。紧扣“领头雁”“土专家”“田秀才”等本土人才队伍,推行“党建+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模式,积极落实《乡村人才振兴实施细则》《关于鼓励引导专家人才向基层流动的具体办法》等。实施“能人回归”计划,注重柔性引才,目前,乾县籍在外乡贤能人回乡创业者已达200余人,不断壮大乡土人才队伍规模。大力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建立现代化远程教育培训中心(教室)2个,挂牌成立8个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候鸟式工作站3个,通过“专家(技术人员)+田间学校(产业基地)+农户”培育模式,开展高素质农民现场培训20多场次,培训群众2000多人次,“定制化”开发培育本土人才。
(乾县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