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部工作 / 干部管理 / 正文

甘泉县:建立“一选二看三问四树” 选人用人机制 激发干事创业新担当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12-15 09:37 作者:王健 张波

好干部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基,选准用对干部不仅是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群众翘首以待的期盼。

好干部大家都喜欢。那么,什么样的干部才是好干部?如何选准、考实、用好干部?

实践中,甘泉县严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二十字标准。2021年起,在全县干部选拔任用中,创新思路,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探索建立“一选二看三问四树”选人用人机制,更加全面准确评价干部、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对标落座”让“有为者有位”,有效解决了“选什么样的人、从哪里选人、怎么用人”三个问题,全面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新担当。

“一选”重素质  精挑过硬人选

选人用人导向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以什么样的标准选人,选什么样的人,关系一个地方长远发展和群众长期利益。

实践中,甘泉县坚持全链条、全景式选干部方式,综合考虑干部“专业匹配度、性格契合度、工作延续度、年龄阶递度”,在考察干部中首看政治品德,突出党委(党组)把关推荐,在政治过硬前提下,按照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原则,打破城乡、部门、行业界限,全面拓宽用人视野,真正将素质好、学历高、专业性强的好干部推选出来。两年来,以岗位需求提拔了37名专业人才。在甘泉县大力做强全域旅游过程中,县上配套成立旅游景区开发中心,并在全县范围内精选专业人才,将一名综合素质高,工作实绩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青年乡镇干部选拔为县旅游景区开发中心主任。

基层一线是锻炼干部最好的“练兵场”,在干部选用中,甘泉县突出重基层导向,注重在“急难险重”一线比选干部,引导年轻干部向基层流动,到基层锤炼。两年来,先后提拔62名乡镇干部,36名青年机关干部到基层一线任职。下寺湾镇龙咀沟村90后女第一书记,巾帼不让须眉,任职期间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带领群众发展水稻产业增加收入,群众口碑好,被组织提拔重用为县民政局副局长。

“二看”重业绩  察实能力水平

德才兼备是选干部用人才的最佳标准,既重品德又重能力,是新时代干部人才选拔任用的重要导向。

在干部考核考察中,甘泉县坚持人品和社会形象是前提,能力和实绩是关键,采取考察量化评分制,把二者有机结合,纳入选人用人考核范畴。坚持以实干看人、凭实绩取人,结合部门单位年度绩效考核、个人年度考核、民主测评环节,综合得出干部“成绩单”,量化得分作为干部选用重要依据,让踏实干事、不跑不要的干部有进步机会,激励干部求真务实,踏实干事。期间,将在信访一线任劳任怨、实绩突出的一名副科级信访督察员,晋升为二级主任科员,两年来提拔这类“老黄牛”式干部59人。同时,甘泉县还坚持把人品作为考察干部重要视角,全方位考察干部品行、作风、廉洁等方面的实际表现,做深做实政治素质考察,并延伸关注干部“家庭圈”“交友圈”,通过观察“家风家教”“社会印迹”,掌握干部人品和社会形象,让那些品行端正、群众公认的好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县检察院的一名普通干部,不顾个人安危,冒死勇救2名溺水群众,被省市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社会影响好,被提拔为县法学会秘书长。

“三问”重研判  问深问细口碑

干部考察工作是识别、选准、用好干部的关键。怎样考准考实干部政绩,一直以来是个热点难点问题。如何既考出成绩又考出潜力?甘泉县坚持推行征求意见量化评分制,探索实施“测谈访析”四维度研判办法,“测”准第一印象,“谈”全深层问题,“访”实基本情况,“析”出精准画像。

看党员干部靠不靠得住,重点问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将干部酝酿关口前移,在征求党委(党组)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对科级领导干部的初始提名情况和当前工作需要充分酝酿,形成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案,明确主方向和侧重点。

看党员干部能力行不行,重点问上级部门单位。征求上级主管单位对拟提拔人选是否能够按时、高质量、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作出公正评价,履行好选人用人监督职责。

看党员干部干得好不好,重点问干部群众口碑。通过实地走访干部群众对拟提拔人选的工作作风、办事能力、群众满意度等作出评价,全方位、立体式掌握干部的真实情况,有效提升干部考察的精准度。2022年,先后提拔群众公认的好干部73人,其中3名优秀县直部门科级干部、2名优秀乡镇科级干部被提拔重用为乡镇长。

“四树”重激励  把好用人导向

把最合适的干部送到最合适的地方,把最优秀的干部放到最关键的岗位,就是对“好干部”最好的“激励”,才能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最大限度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工作中,甘泉县坚持把对“德”的指标考评放在首位,制定《党员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评价办法》,把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四个层面的道德纳入考核,既考察干部的“公德”,又掌握干部的“私德”,全面公开评价干部的德行,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坚持将干部选用关口前移,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的方法,先由党委(党组)综合研判,研究形成推荐意见。组织根据党委(党组)呈报意见,拟定初步人事动议方案,并再次征求党委(党组)意见,制定完善人事动议方案,强化党委(党组)在干部选用中的话语权,既夯实党委(党组)把关责任和推荐提名责任,又推动干部在单位工作的热情,有效避免了“拉天线”、找关系、打招呼的问题,树立民主集中制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实践实干实效,聚焦重点项目、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工作,把实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重要岗位,在干部在思想上筑牢“靠实干立身、用实效检验、凭实绩说话”标准,激活干部积极作为内生动力,树立干部重实干实绩提拔晋升的用人导向。坚持标准从严、程序从严,采取“县委提议、组织部门动议、纪检和政法部门审议、党委提名”全链条、闭环式选用干部,对60、70干部激励鼓励,在职级晋升上给予倾斜,对80、90干部大胆使用,放在重要岗位,树立凝聚工作合力的用人导向。

为政之道,首在用人。甘泉县通过创新“一选二看三问四树”选人用人机制,选用了一批“愿干事、善做事、能成事”的新时代好干部,形成了选用干部凭能力说话、凭实绩说话、凭口碑说话的鲜明导向,营造了正气充盈的用人风气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真正让更多优秀干部在推动发展、增加民生福祉中施展抱负、担当作为,为甘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责任编辑:李晓恒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