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是关键,驻村干部更是关键。
淳化县在探索推行驻村干部“训管用”模式中,通过培训提能、严管提力、激励提效三项举措,着力发挥驻村干部生力军作用,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培训出能力
“刚驻村时,缺少农村工作经验,不知该从哪着手,参加了县镇村组织的培训后,我一下子对驻村工作有了方向。”淳化县秦庄村驻村第一书记贾军龙兴奋地说。
现在,贾军龙不仅帮村上建设了中医农业苹果示范园和富硒高钙小麦示范园,他还准备再建设一个奶山羊养殖基地,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在培训干部上,淳化县聚焦抓党建、抓产业、抓治理、抓服务4项职责任务,创新推行“县专题讲、镇集中训、村夜校学”三级联训模式,通过集中授课、练兵比武、交流观摩等方式,线上线下全覆盖培训驻村干部4800余人次,帮助驻村干部明思路、提能力,使他们驻村更“助村”。
严管出成绩
驻村干部处于急难险重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如何确保人到、心到、责任到?
淳化县探索出台《驻村干部“十条规定”》,建立了“一周一个任务清单、一月一次工作汇报”等驻村干部管理“八个一”工作机制,构建起“组织和乡村振兴部门统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直管、派出单位跟踪管”的“三位一体”管理体系,通过刚性约束、严管机制,推动驻村工作提质增效。
“今年,我们聚焦驻村工作中存在的‘软弱虚飘松’问题,在驻村干部中开展了‘五治’强作风提素质活动,动真碰硬、下茬立势排查整改问题11个,开展常态化督导检查12次,提醒谈话35人,驻村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淳化县驻村领导小组办公室干部宁涛说。
一年来,淳化县130支驻村工作队在建强组织、发展产业、服务群众上持续精准发力,先后实施帮扶项目191个,投入引进资金6600余万元。
有“为”才有“位”
“感谢组织关心培养,我将在乡村振兴一线继续努力,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近期,驻村干部蒙飞县因工作成绩突出,得到了组织提拔。
提起多年驻村经历,蒙飞县感慨颇多:半夜帮群众找羊,下雨帮群众抢收,疫情防控时一碗饭从热吃到凉,任务重时一加班就是一通宵,东家长需要耐心劝解,西家短需要公正裁决,任务重、压力大,往往是辛苦加“心苦”。
为了激发驻村干部担当作为,淳化县从实处着手、从小处着眼,在严格落实驻村基本保障,厉行健康体检、定期走访和谈心谈话等制度的同时,对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17名驻村干部采用“三推一提”,即镇街道、派出单位、县驻村办推荐、县委组织部向县委提名机制进行了提拔使用,对30名表现优秀的驻村干部在评定职称、晋升职级、评优树模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树立了“有为才有位”的正确导向,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供稿:淳化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