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礼泉县创新实施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聚焦定准指标、预警提醒、跟踪督导、上下衔接、考准实绩、强化奖惩,有效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考核提质增效, 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定准指标,树立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围绕加快建设“全国乡村振兴引领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西部产城融合先行区”的战略目标,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科学设置经济发展指标、共性指标、专项指标等6大类指标体系,分解年度任务,将省考、市考县146项指标任务分解落实到12个镇(街道)和各部门,夯实工作责任。同时,根据省委、市委重点任务要求,及时新增高质量发展、推进秦创原创新平台建设、推动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等指标,大幅删减牵引性不足、导向性不强的指标。2022年度,全县共调整考核指标25项,取消57项,引导各镇(街道)、部门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锻长板,确保上下方向一致、步调一致、靶向一致。
聚焦预警提醒,树立高质量发展问题导向。坚持把找短补差作为重点,建立常态化预警提醒机制,根据经济运行数据和省市部门反馈监测数据,召开目标责任考核月报联席会议,运用《礼泉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过程管控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对指标任务滞后部门、分管县级领导及时下发预警提醒函,督促相关责任人分析问题原因、制定落实举措、补齐工作短板,推进目标落实。2022年以来,共召开目标责任考核月通报联席会6次,市考指标滞后单位约谈2次,下发重点监测指标警示函3份、黄色督办单5份。
聚焦跟踪督导,树立高质量发展过程导向。县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县委督查室成立工作专班,实施考核指标任务“周报制”,要求指标任务承担单位每周上报指标完成情况,坚持定期研判、月调度,倒逼指标承担单位落实落细目标任务。县委常委牵头,召开全县经济发展目标调度会议及重点项目研讨会,深入县税务局、县环保局等单位和县重点项目开展专项督导,采取“联合督办、重点督办、预警督办、调研督办、延伸督办”等方式,压实工作责任,对指标任务滞后的镇(街道)和部门进行通报批评或跟踪督导。2022年以来,共开展各类督导24次。
聚焦上下衔接,树立高质量发展效能导向。细化动态监测,建立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要求承担省考、市考指标的县级职能部门,每月向省市级主管部门汇报1次指标完成情况,了解掌握各项指标在全省、全市位次,制定相关整改措施,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县委组织部、县发改局、县统计局,每月向县委主要领导专题汇报1次指标任务完成情况,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主要领导共同研判指标任务形势,提出推进指标任务意见建议。
聚焦考准实绩,树立高质量发展工作导向。强化制度顶层设计,出台《礼泉县镇(街道)、县级部门和党政干部平时考核实施办法》《礼泉县2022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实施细则》《礼泉县作风建设专项考核办法》,倒逼各部门各单位把功夫下在平时,将心思和精力聚焦到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事业上来。建立“平时考核、专项考核、年度考核”三位一体的立体考核方式,同步开展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作风建设专项考核,切实减轻基层“迎考”负担;县委常委任组长、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副县级领导任副组长,并抽调经验丰富、公道正派、责任心强的人员组成考核组,全面深入了解被考核单位的工作实绩。公布举报电话、邮箱,认真受理对考核工作、考核对象的信访和举报,大力推行“阳光考核”。
聚焦强化奖惩,树立高质量发展结果导向。坚持“ 绩由事考、人以绩论”的工作原则,出台《指标任务完成情况奖惩办法(试行)》,严肃考核纪律,杜绝凭关系、凭感觉、凭人气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表彰奖励相结合、与评优评先相结合、与提拔任用相结合,制定下发《关于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考察识别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通知》等文件,坚持把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考核考察干部的重要基地和识别干部的重要战场。2022年以来,提拔或进一步使用在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疫情防控等一线工作中敢于担当或实绩突出的副科级干部24人,科级干部82人,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中共礼泉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