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不断强化“一肩挑”干部育、管、用等关键环节中的工作举措,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铸就一支素质高、作风优、干劲足的“头雁”队伍。
抓实培训强“能力”。利用“学习强国”“眉县宣传”等网络学习平台,开设“指尖课堂”,线下开设主体班次10期,线上开展集体学习83次,实现“线上学”全覆盖;实施乡村振兴“千名领跑人”学历提升工程,依托宝鸡、杨凌相关教育资源,三年培育86人次;组织86人参加村党组织书记重点培训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模式全面提升“头雁”素质,开展浙江短期轮训,通过实地查看学习,借鉴探索出稻蟹养殖、智慧养鱼等一批特色产业,找到致富“新路子”。
严格管理提“定力”。严格贯彻落实“‘一肩挑’人员管理办法”,建立县级备案报告、违纪违法信息通报、届中补配联审“三项制度”,实现“制度管人”。坚持“双述双评”,“一肩挑”干部每年向镇(街)党(工)委和党员群众述职,接受评价评议,对于连续两年考评为“基本称职”及以下等次或失职渎职的,坚决予以调整。加强民主监督,“村村到”设置意见箱、公开举报电话,畅通信、访、网、电、微“五位一体”信访渠道,杜绝监督空白,让“一肩挑”干部踏实干事。
强化激励增“动力”。制定出台《关于调整村干部和团干、妇干等村级干部补贴的意见》,“一肩挑”干部年工资上浮7200元,同时将集体经济年纯收入与村干部补贴挂钩,分5-10万元、10-20万元和20万元以上3个等次,兑现8%、10%、12%的补贴奖励,让“头雁”经济上有盼头。畅通晋升渠道,三年来从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7人,推荐45名优秀村“一肩挑”担任县级以上“两代表一委员”,授予10名“一肩挑”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让“头雁”政治上有奔头。
供稿:眉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