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渭城区在“下实下准”年度考核指标上下功夫,运用“差异化”考核推进目标责任考核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改变“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单一考核方式,不断规范考核行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有效鼓励激励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实绩、创政绩的主动性,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量体裁衣设目标。 地域差异和资源差异是各街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渭城区根据各街道不同功能定位,建立符合不同区域特点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差异化设置考核指标,依据同一考核体系内主体不同、特色不同、考核标准不同,引导各街道结合自身优势选择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径,激发发展活力。破解街道考核指标“一刀切”问题。
因地制宜谋发展。差异化分值设置鼓励各街道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最大限度地提升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合理性,有效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创先争优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目标运行过程中,由于各街道区位优势、工作内容不同,完成难易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市考指标、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民生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点指标,适当加大分值赋权,正确引导领导干部树立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政绩观。
考用结合重实绩。在考核重点和评价使用上根据不同主体不同类别体现差异,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把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和评优树模有机结合。对年度目标考核连续三年获得优秀等次的单位在干部选拔任用上予以倾斜;对连续连两年被评为一般等次或当年被评为较差等次单位的对主要负责人进行调整。同时,提高优秀等次单位干部年度考核的优秀等次比例,切实发挥目标责任考核鼓励激励导向作用。
供稿:渭城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