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眉县为推动驻村帮扶工作高效开展,通过严管队伍、提高能力、激励作为等举措落实,促进驻村干部能为、有为、敢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提质增效。
解构新思路,促在位能为。坚持缺什么就补什么、干什么就学什么,每年对驻村干部进行全员培训,对乡村建设和治理、村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基层党建等工作进行培训,加强实地调研,不断提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工作能力。县委组织部每半年召开1次全县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为驻村工作稳基调、明思路、定方向。各镇街每月组织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召开会议,安排部署阶段性重点工作,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以全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赛”为契机,让驻村第一书记在比赛中找准差距、明确方向、补齐短板,更好发挥乡村振兴“领头雁”作用,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建立新模式,促在位有为。全县各镇街严格落实驻村干部考勤管理、积分考评、工作例会、工作报告、纪律约束等5项制度,坚决杜绝驻村干部擅自离岗、走读式驻村等问题。派出单位坚持每季度听取1次工作汇报,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每季度至少到帮扶村调研指导1次工作,每半年至少召开1次驻村帮扶工作专题会议,积极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推动工作。县委组织部健全完善驻村帮扶重点工作指引和驻村干部平时考核办法,为驻村工作的开展和考核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同时结合“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拿出“铁腕”手段整治驻村工作中的作风问题,对严重违反规定、群众意见较大、连续两季度考核排名末位的驻村干部启动召回机制,倒逼工作责任落实、帮扶措施落地。
探索新方向,促在位敢为。出台《眉县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十条措施(试行)》,县委组织部会同各镇街和派出单位对驻村干部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掌握思想动态,回应合理关切,积极疏导干部心理。严格落实驻村干部带薪年休假、健康体检、工会福利,确保驻村干部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同时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符合条件的驻村干部,在评优评先、晋升职级、职称评审、提拔重用时优先考虑,全面激发驻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近年来,全县共提拔驻村干部13名,晋升职级31人次,4名驻村干部被评为“促进县域发展优秀干部标兵”,50名驻村干部在年度考核中被给予“优秀”等次。
(供稿:眉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