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兴平市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牢政治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出台《兴平市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实施细则(试行)》,倾力打造马嵬、西吴2个政治体检中心,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五向”发力,打好政治素质考察“组合拳”。
一是日常了解“重一贯”。坚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突出定性与定量、一时与一贯表现相结合,注重日常调研了解,结合任前谈话、专题调研、督导检查、干部培训年度考核等方式识别干部政治忠诚。
二是一线识别“看能力”。注重一线考察识别,以事察人。选派101名新提拔科级干部及表现优秀的后备干部到“五个一线”墩苗锻炼,将政治素质考核考察触角延伸到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社区服务“五个一线”及市委中心工作现场,实地考察干部在大事要事上的政治能力和政治定力。
三是关键时刻“看担当”。注重关键节点评价,深入了解干部在面对风险考验、应对重大斗争、处置突发事件等关键时刻的政治担当。至少每半年开展一次领导干部政治体检工作,围绕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通过参观学习、警示警醒、对标自检、测评会诊、组织考评、整改提升等规定动作,深化认识,主动查找“病根”进行深入剖析,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素质,增强政治免疫力。
四是分片联动“察品质”。建立正反向测评机制,重点根据实际细化负面清单内容,在考察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印证。按照“一人一档”的原则,及时将考核考察、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以及纪检、信访、审计、巡视巡察、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核查等反映干部政治表现的重要信息记录入档,形成真实、完整、准确的政治素质档案,通过即时纪实、定期完善、实时预警等方式,动态掌握干部政治素质表现情况。
五是考用结合“树导向”。综合多种考核方式,整合各类考核信息,力求由抽象化评价具体到以事察人、对考察对象政治素质进行综合鉴定,准确客观地画好干部“政治像”。注重政治素质考察结果科学运用,在干部调整分析研判和动议阶段以及考虑重点培养人选时,查阅干部政治素质档案,把政治上过得硬的干部识别出来、使用起来,把政治上的“两面人”鉴别出来、剔除出去。
(兴平市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