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凤翔区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途径,创新“一二二四”模式,消除教育管理“盲区”,实现了“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让流动党员有家有位更有为。
用好一个平台,让流动党员安“家”安心。各村(社区)党支部,通过推送微信名片、电话邀请等方式,与在外党员取得联系,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微信群,推送学习资料,关注党员动态。实行支部班子、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法,结对联系流动党员,做到了联系不断线、管理不掉线,让流动党员经常在线、安心安“家”。
建立两套档案,让流动党员筑“家”连心。细化台账不漏管。按照“不漏人、不漏项”管理原则,摸清每名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根据流动党员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变化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做到了流动党员底子清、情况明,为日常监管提供保障。联系台账不脱管。包联干部每月与流动党员联系1次,实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工作情况和在外工作生活困惑,实现了动态管理和教育提高双在线、双有效。
落实两项服务,让流动党员享“家”暖心。结对服务无隔断。采取“一联多、多联一”形式,每名班子成员包联多名在外党员,多名在家党员与流动党员经常保持畅通联系,形成了“1+N”服务模式,让流动党员与党组织隔山隔水不隔情。关爱服务有情谊。推行“一季一访”“一节一问候”,党组织每季度至少到流动党员家中走访一次,每逢重要节日假日,发送一封慰问信、接通一个问候电话,把组织的牵挂和温暖送到在外党员心坎上。
坚持四项制度,让流动党员恋“家”聚心。思想汇报不滑坡。流动党员每半年向村(社区)党组织递交一份思想汇报,党组织动态掌握流动党员思想、工作、生活动态,确保流动党员思想不滑坡、党性不减弱。双轨教育不失学。开通“互联网课堂”,向微信群推送学习内容,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学”采取“远程送教”方式,为流动党员邮寄学习书籍,实现了学教无缝衔接。常态评议不缺考。结合年度民主评议党员,通报流动党员在外政治思想、组织纪律、作用发挥等方面表现,对流动党员进行客观评议,并及时跟进教育管理。引流返乡不缺位。利用时令节日在外党员返乡之际,与他们面对面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鼓励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回乡创业。目前已有20余名流动党员带回了资金和项目,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展现新作为。
供稿:宝鸡市凤翔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