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部工作 / 干部管理 / 正文

华州区:健全第一书记选育管机制 建强乡村振兴“排头兵”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3-23 15:05 作者: 詹 志

近年来,渭南市华州区选派80名干部到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红色美丽村等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持续健全选拔、培训、管理机制,引导广大第一书记在乡村振兴一线勇当排头兵、建功新时代。

严格把关,“选”出硬人。坚持以政治标准为首,把政治素质高、热爱农村工作作为首要条件,选派敢担当、不怕苦、作风实的年轻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坚持能力标准为要,统筹考虑帮扶村现状、选派单位职能和干部个人专长,坚持“党群部门到软村、政法部门到乱村、经济部门到穷村、涉农部门到专业村”的选派思路,结合部门特点、行业优势、干部特长,实现精准选派。坚持工作标准为先,选派具有1年以上党龄和2年以上工作经历,有农村工作经验或经历的优秀干部,确保把精兵强将选派到乡村振兴主战场。

抓实培训,“育”出能力。编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重要论述摘编》学习材料,2022年先后两次举办全区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培训班,建立健全“1+N”培训体系,“1”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N”即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业务知识、乡村治理、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等内容,丰富学习载体,创新学习方式。把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会议必学议程,邀请第一书记参与拍摄《田间地头话盛会》,掀起学报告、谈体会、话未来学习热潮。

加强监督,“管”出成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日常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日常管理、调度督促、检查抽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严格落实工作例会制度、考勤管理制度、请销假管理制度、提拔重用制度、保障激励制度等5项管理制度,实行选派单位与驻村干部帮扶任务、跟踪管理、待遇保障、考核结果“四个捆绑”,扎实开展“走读式驻村”问题专项排查整顿工作,坚决杜绝驻村干部“两头跑”等现象,引导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扎实驻村、履职尽责。

(渭南市华州区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