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把第一书记、驻村队员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不断在选优配强、日常管理、激励约束等方面狠下功夫,真正把基层干部锻造成乡村振兴的“硬核”力量,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着力选优配强,筑牢战斗堡垒。坚持把选派干部驻村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举措,及时明确选派条件、强化分析研判,严把选人、派驻、管理、激励等关口,精准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的优秀干部开展驻村工作。坚持“因村派人、科学组队”的原则,把党务干部选派到软弱涣散党组织,把经济能手选派到产业薄弱村,把善做群众工作的干部选派到矛盾纠纷多的村,确保驻村干部选得准、沉得下、融得进、干得好。采取个人自荐、单位推荐、择优选拔等方式,按照“先定村点、再定人员”的原则从市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派121名优秀干部,派驻到全县8个镇街44个行政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强化日常管理,锤炼中坚力量。健全完善驻村帮扶重点工作指引和驻村干部平时考核办法,为驻村工作的开展和考核提供详细操作指南;结合“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拿出过硬措施整治驻村工作中的作风问题,对严重违反规定、群众意见较大、连续两季度考核排名末位的驻村干部启动召回机制,倒逼工作责任落实、帮扶措施落地。将驻村帮扶管理工作纳入各镇街、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每季度进行1次考核评分,对得分排名靠后的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领导进行提醒或约谈,确保驻村帮扶工作高质量开展。去年以来累计开展成效督查6轮次,微信定位抽查3轮160人次,下发提醒函32份,函询驻村干部2人、镇街3个。
突出鼓励激励,迸发工作活力。围绕基层党建、社会治理、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对驻村干部开展全员轮训,先后举办实地观摩、案例教学、集中讲授等各类培训76场次,有效提升帮扶工作水平。出台《眉县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十条措施(试行)》,对驻村干部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掌握思想动态,回应合理关切,积极疏导干部心理。保障福利待遇,全面保障驻村干部工资福利、生活补助、通讯补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带薪休年假等政策待遇,确保驻村干部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同时,将驻村工作成效作为评先选优、提拔使用、晋升职级、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大力选树表彰先进典型,宣传推介优秀事迹,激励驻村干部实干有为、奋勇争先。
供稿:眉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