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丹凤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要求,着力锻造适应丹凤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为“一县五区”建设提供充足的干部储备和人才保障。
拓宽视野精准“选”。实施“源头”工程。紧扣“一县五区”建设总体目标和“3+3+3”现代产业体系需要,把年轻干部培养选拔视野向前延伸,坚持“有编必招、满编招录”,加大镇办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力度,吸引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经济发展、康养旅游等专业人才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建立成长档案。分类建立年轻干部成长档案,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心态、目标、时间、学习、行动等五大管理,系统了解干部综合素质、能力特长、个性特点、工作履历、表彰奖励等情况,确保对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分类建库储备。持续做好县管优秀年轻干部信息库建设,按照专业类别、禀赋特性、工作履历和实绩表现等因素抓好分层分类管理,重点培养5名35岁以下正科级、15名30岁以下副科级干部,动态储备一批35岁以下、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的优秀年轻干部。
完善机制着力“育”。加强统筹规划。聚焦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实际,明确年轻干部培养的路线图和具体举措,每年有计划地组织优秀年轻干部到上级部门、先进地区学习培训考察,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提高培养针对性,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抓好教育培训。坚持岗前培训、集中轮训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加大“走出去”的力度,每年举办年轻干部能力提升班不少于2期,每半年召开一次青年干部座谈会,常态化开展青年论坛、组织开展“读写讲比”等活动,营造比学赶超氛围,不断提升年轻干部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有序交流轮岗。积极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系统的立体化交流,每年选派20名左右年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到雨花台区等对口协作发达地区挂职交流,从县直部门选派20名左右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任务繁重的偏远镇村挂职锻炼,通过多岗位锻炼拓宽干部视野、提升实干本领。
健全制度严格“管”。从严日常管理。深入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强化干部“负面清单”管理,及时调整不适合担任现职的年轻干部,正向激励与问责倒逼相结合,促使干部担当作为。实行结对帮带。为每名年轻干部配备“人生导师”,每名选调生明确1名县级领导帮带,每名一般年轻干部明确1名科级领导帮带,通过面对面辅导、“一对一”传授业务知识、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等,帮助年轻干部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做实关心关爱。严格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季度与年轻干部开展1次谈心谈话,关心了解年轻干部的工作、生活和思想情况,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稳步推进职级和事业单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落实,充分调动年轻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不拘一格大胆“用”。一线实践锻炼。大力实施年轻干部“揭榜挂帅”行动,根据年轻干部个人意愿和成长需要,每年选派5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城镇管理、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等一线工作,让年轻干部在实践锻炼中成长成才。完善发现机制。抓好干部平时考核,加强对服务中心工作、推进重大项目等专项考核,建立以政治素质考察为统揽,平时考核、专项考核、近距离考察、延伸考察相结合的“1+4”考察考核体系,及时发现优秀年轻干部。加大选用力度。坚持做到每年提拔干部35岁以下年轻干部占比不少于30%,对县直单位及镇办领导班子出现空缺时,优先考虑优秀年轻干部;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到领导岗位,激励年轻干部在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
供稿:丹凤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