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年轻干部梯队建设,华阴市聚焦“发现、培养、管理、储备”四大环节,打造年轻干部“全链条”四大环培养新模式,全面激发年轻干部活力,提升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聚焦发现环节,注重通过一线识别干部。今年以来,华阴市率先推行“双举荐三印证四方共考”工作法,及时发现、精准识别优秀年轻干部。由承担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专项工作机构负责人、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实名举荐优秀年轻干部人选,同时对被举荐的优秀年轻干部人选与民主推荐相印证、与年度考核结果相印证、与组织部门日常掌握情况相印证,通过市级领导督导考察、组织部门一线考察、党委(党组)纪实考察、信息共享联动考察,及时发现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突出、综合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
聚焦培养环节,注重通过实践锻炼干部。坚持“长计划”与“短安排” 相结合,“组织选派”与“本人自荐”相结合,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信访稳定等基层一线和关键吃紧岗位开展实践锻炼。实施“启航计划”,对当年新招录公务员,一律先到综合部门、政务服务窗口实践锻炼、跟班学习不少于3个月,强化专业训练,增强履职能力。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市内外发达地区挂职学习。通过递进式培养、多岗位锻炼、一层层考验,推动优秀年轻干部在重要吃紧岗位上壮筋骨、长才干。
聚焦管理环节,注重通过动态补充干部。采取“四不两直”工作法,由组织部门采取到现场看、去一线听、与知情人谈的方式,动态掌握年轻干部现实表现。建立优进劣汰的机制,对能力突出、表现优秀的及时纳入优秀年轻干部库;对工作积极性减退、不担当不作为以及考核为基本称职及以下等次的及时调整出库;对政治上不合格实行“一票否决”,做到优秀年轻干部储备一季度一更新一调整,激活优秀年轻干部队伍“一池活水”。
聚焦储备环节,注重通过分类储备干部。坚持1年打基础、2年成骨干、3年可使用的原则,着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优秀年轻干部分类建库,形成“1+N”优秀年轻干部储备模式。在全市范围建立优秀科级年轻干部库,同时按照行业系统、专业类别等,分别建立若干个专业化优秀年轻干部库,形成一支当下有活力、发展有潜力、未来有竞争力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
(供稿:华阴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