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泾阳县为年轻干部成长进步搭建新平台、为精准识别选用优秀年轻干部开辟新路径,为开展更高质量的干部教育培训探索新模式,融合青训班红色基因,组建“泾”锐之师·青训营,锻造新时代“泾青扬”年轻干部队伍。
“青”字当头,补足精气神。青年,在于其拥有饱满的热情、锋利的锐气和勇往直前的气势,在于其拥有敢于质疑、敢于斗争、敢于争先的志气和勇气,更在于其拥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意志与无畏笃行的气概。青年干部是广大青年的“排头兵”,干部队伍中的“生力军”,以其始终保持只争朝夕、踔厉奋发、勇立潮头的精神风貌,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总能发挥“担当有我”的青春光彩,实现“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泾阳县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站在储备后备力量、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保证事业发展的高度,以提升素质、增长才干、磨练意志为重点,择优挑选30名大学一本及以上学历的90后年轻干部进入第一期“泾”锐之师·青训营,鼓励其传青训风采、锻“泾”锐之师、展昂“阳”斗志、创一流佳绩。
“训”字为要,淬炼真本领。《说文解字》曰:“训,说敎也”,教诲开导之义。当年全国各地爱国青年学子,展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历经千难万险汇聚于安吴青训班,以“蓝天为帐山做墙,学为抗日,熔炉炼纯钢”的决心,克服困难学好本领救中国。时间回拨到今天,泾阳县继续赓续青训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为年轻干部搭建“泾”锐之师·青训营“练兵场”。开设“青苗学堂”,每月两次邀请名师及业务骨干围绕政治理论教育、重点领域专业知识“精准滴灌”;采取“室内教学+室外观摩”双管齐下,多角度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开展“四线锻炼”,深入农村基层、招商引资、经济建设、信访维稳等一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年轻干部以学促干,学好“真本领”,练就“真功夫”,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谱写青春华章。
“班”字为本,凝聚同心圆。位于泾阳县的安吴青训班,在抗战时期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杰出青年干部,被称为“抗日青年的旗帜、革命青年的熔炉、中国青运史上的丰碑”。作为中国大地原点所在地的泾阳,一以贯之传承青训班精神,高度重视年轻干部培养锻炼。顺应新时代要求,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激励担当作为奋力干事创业锻造“泾”锐之师·斗志昂“阳”过硬干部队伍的实施意见(试行)》,为全县干部树立新导向、新目标、新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忆苦思甜,将青训班精神铭刻于心,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肩负历史、时代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矢志报效祖国;要外化于行,勇于开拓创新、积极担当作为,树立“平视世界的自信”和“与时代共成长”的追求,在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凝聚起团结一致、砥砺奋进的同心圆强大磁场。
(供稿:泾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