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建设,是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缓解村干部“青黄不接”、人才断层、后继乏人等问题的关键举措。旬邑县坚持从人员储备、培养、管理上下功夫,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明确目标。建立村级后备力量推荐选拔、锻炼培养、管理使用长效机制,按照每村正职后备力量2名、副职后备力量3名(其中至少应有1名女性)的原则,建立村级后备力量库,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用而有备、备而能用的村级后备力量队伍。
严格选拔。拓宽村级后备力量选拔渠道,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非公经济组织负责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退役军人、本乡本土大学生等群体以及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得票较多、群众基础较好、但暂未进入村“两委”班子的人员中择优选拔,将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服务意识好、群众基础实的年轻党员纳入村级后备力量队伍。
规范程序。村级后备力量推荐选拔工作一般每年度进行1次,由镇(街道)党(工)委统一安排,村级党组织具体负责实施,按照“宣传发动——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公示备案”的方式,在春节前后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期间,进行选举产生。
狠抓教育。把村级后备力量培训纳入村干部培训计划,加强政策理论、法律法规、乡村振兴等与农村工作息息相关的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建立包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与村级后备力量结对帮带机制,为每名后备力量确定1名帮带责任人,定期对其进行谈话教育。采取顶岗锻炼、跟班见习、列席村级组织会议等方式,为后备力量搭建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平台,有计划地给后备力量交任务、压担子,帮助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强化管理。按照“一人一档、一村一册、一镇(街道)一库”的要求,建立村级后备力量队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对村级后备力量进行一次考察评议,经评议为优秀的,列入重点对象加强教育培养;不称职的,及时调整出后备力量队伍。坚持备用结合,换届选举时,优先从村级后备力量中推荐提名优秀人选进入村“两委”班子。届中村干部缺额补充调整时,原则上从符合条件的后备力量中选拔,对表现突出的村级党员后备力量,可根据工作需要,由镇(街道)党(工)委任命为村党组织负责人,真正实现有备有用、备用结合。
(单位:旬邑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