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部工作 / 干部管理 / 正文

宝鸡高新区:六措联抓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水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12-26 16:20 作者:杨建平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必须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宝鸡高新区不断在乡村振兴一线聚人才、育人才、管人才,大力培养重公道、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干部在乡村振兴中聚智赋能、建功立业。

选好领头雁,配强当家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有一支素质过硬、能力过硬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必须把好村党组织书记的入口关、源头关。宝鸡高新区近年来对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排查,综合考虑年龄、学历、经历、能力、道德品行和群众基础等方面要素,通过与本人面对面谈、听取群众意见等形式,及时物色合适人员,将166名党员纳入村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跟踪管理。每年抓住春节等有利时机,组织返乡人员举办“回乡创业恳谈会”,吸引优秀乡土人才回归,先后把42名能带好班子、带对路子、带动发展的实干型、引领型党员干部,及时吸纳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努力为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头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定期举办村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培训班,分批选派82名村党组织书记到浙江、上海等发达地区学习锻炼,进一步开拓眼界、打开思维,提升综合能力,让村党组织书记真正成为村级事业发展的无私奉献者,乡村振兴的有力推动者。

建好大舞台,激活源动力。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积极搭建“思想淬炼、能力锤炼、实践锻炼”三大舞台,将210名村级后备力量放在不同岗位进行多岗锻炼,提升综合能力。搭建学习平台,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乡村振兴政策规定作为重点内容,采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集中学习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不断加强干部思想淬炼,丰富基础知识,坚定发展信心。搭建能力提升平台,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今年以来,对村级后备力量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进行集中培训4次,全面提升理论指导实践能力和政策掌握水平。搭建实践锻炼平台。安排98名村级后备力量在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森林防护、项目建设等一线进行实践锻炼,人均参与村级事务规划、矛盾纠纷调处、疑难问题化解等工作120余次,让村级后备力量在乡村振兴中不但有为又有位。

引进新力量,注入新动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乡村振兴离不开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年轻干部队伍。宝鸡高新区把综合素质、工作作风、道德品行等作为选拔村级后备力量的首要条件,从政治素质好,热爱农村工作且善于做群众工作,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320名人员中进行选拔,对特别优秀的适当放宽年龄限制,做到老中青结构合理。注重从产业致富带头人、农村土专家、复退军人、乡村医生和返乡青年大学生等优秀人才中挖掘选用,从在外企业负责人、个体工商户等外出务工人员中联系回引优秀人才73名,做到应选尽选。在人员选拔上,始终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择优原则,采取村党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镇党委研究确定和区、镇备案的选用办法,规范选拔程序,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

练就硬本领,亮出真功夫。千锤百炼始成钢,烈焰淬火铸新蓝。坚持把加强村级后备力量淬炼作为提升村干部队伍乡村振兴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首要任务,深入实施“头雁领航、群雁培优、雏雁培育”三雁工程,以村党组织书记“擂台赛”为契机,组织166名村级后备力量和726名“两委”班子成员,扎实开展“敢与强的比、敢和快的争、敢向高的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见先进就学,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三敢三能三见”转作风提能力活动,安排82名村级后备力量在项目建设等吃劲岗位锻炼,建立支部班子成员“1+2”培养帮带机制,通过压担子、教方法、指路子,让后备干部练就一身硬本领,在急难险重等重大任务面前亮出真功夫。

壮大村经济,提升带富力。群众富不富,关键靠干部。坚持把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检验干部在乡村振兴中担当作为和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引导每名干部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推进乡村振兴中苦干、实干、快干,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示范带动作用,利用本地企业资源多、技能型人才多、农村相对距离城区近等特点,积极探索推行“村企共建、强村联建”集团化发展模式,将村级后备干部重点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线锤炼,充分发挥其文化水平高、有知识、懂经济、善管理的特长,带头发展葡萄、樱桃等第一产业和村办企业等第二产业,全面推动村级农贸市场、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多渠道、全方位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截至11月底,全区82个村集体经济收益全部突破10万元以上,其中18个村达到1000万元以上,为全力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完善制度链,提振精气神。制度有激励,干部有干劲。宝鸡高新区把村级后备力量监督管理作为村干部培养选拔的重中之重,建立完善《村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制度》《村级后备力量培养管理》等管长远、重实效的鼓励激励机制,实施台账化、目标化、动态化管理。组织6个镇对166名村级后备力量逐人建立了个人信息台账,详细记录每名干部基本信息,全方位跟踪了解其生活及工作状况,实现台账化管理。每年年初,组织镇党委制定后备力量年度工作计划,年底,通过与本人谈话、征求帮带人和村干部意见、走访党员群众等多种方式,对后备力量进行全面测评考核。对评定为不合格等次的,经党员大会、支委会商议后,对其岗位进行动态调整。42名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后备干部被推选到村“两委”班子,在激发干部工作干劲和精气神的同时,确保村级后备力量队伍稳定、质量不断提高。

供稿:宝鸡高新区党工委组织人社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