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韩城市西庄镇干部和派出所民警在辖区超市进行法治宣传,提高群众安全意识(资料照片)。通讯员 高佳丽摄
“考核更加精简高效,切合实际。”7月18日,韩城市西庄镇党委书记鱼普锋感慨,“市里精简优化考核事项后,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
去年以来,韩城市聚焦经济发展,结合地域实际,持续精简优化考核事项,构建差异化考核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为基层减负,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攻坚的发展格局。
■ 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2024年8月,韩城市开展了一次考核大排查,全面摸底清查,统筹规范考核事项,挑重点、挤“水分”,减条目、看实效,推动考核全面“瘦身”,将全市33项专项检查考核统一归并到年终目标责任考核,实现了“一支队伍、一项考核、一年考一次”。
严格执行考核指标准入制度。韩城市将考核指标设置控制在两级以内,清除了超出镇(街道)职责权限的考核指标,有效解决考核指标过细过碎、层层嵌套的问题。
芝川镇党委书记李栋杰表示,现在,考核不再以资料为主,而是由考核组结合指标完成情况,直接与党员干部和群众谈话,并实地检查工作成效。这样考核更看重实绩。
“市上将多项专项考核合并为年终综合考核,镇村党员干部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到田间地头和项目现场解决实际问题。”西庄镇党政办主任田虹坦言。
考核“瘦身”,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把更多精力用在促发展、办实事上。西庄镇、芝川镇立足粮农大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芝阳镇创新“产业+特色园区”模式,全力推动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 差异化考核体现公平
“不同部门的功能定位和职能存在差异,考核上也应该有不同的侧重。”韩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孙昌兴介绍,为了让考核更加科学,韩城市将全市63个单位划分为镇(街道)、党群、经济发展、执法监督、社会管理5个考核类别,适当增减考核指标。
“比如, 镇(街道)的工作重点在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等方面,我们将乡村振兴的考核指标分值由10分增加到25分,社会治理的考核指标分值由过去5分增加到18分,其他的相应减少。”孙昌兴说。
“我们一方面加大考核指标差异化设置,注重加强对重要牵引性、关键性指标的筛选,加大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等重要指标的权重分值,让相关部门更加聚焦重点工作和主责主业。另一方面,我们探索完善考核个性指标自提机制,由镇(街道)、部门提出年度要完成的重点任务和亮点工作,经考核部门审核反馈,形成量身定制的考核指标,确保‘跳起来能摘到桃子’。”孙昌兴说。
韩城市发展和改革委项目办主任薛伟说:“现在,通过建立分类评价标准,各部门的考核指标更加适配。这样既保证了考核的公平性,又构建了更为科学的激励导向,促使各部门在各自专业领域创造更优业绩。”
■ 让“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
“只有真正用好考核结果,才能体现其价值、发挥其作用。这也是推动干部由催着干、推着干向争着干转变的关键。”孙昌兴说,韩城市持续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坚持“考人考事”深度融合,将“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贯穿干部考核结果运用全过程。
在“考用结合”的工作实践中,韩城市强化考核结果“刚性兑现”,以三个机制保障考核公平:加大考核激励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奖金挂钩;落实考核奖励向基层一线倾斜机制,将考核优秀评定等次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重要项目等发展一线倾斜;健全考核惩戒机制,对因抓工作不力或未完成考核指标的单位领导班子的年度考核等次进行降等处理,并通报批评。
韩城市金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孙浩然在担任西庄镇综治事务中心主任期间,以镇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完善综治中心两级制度机制,推动社会事务综合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得到干部、群众的认可。去年,孙浩然被提拔为副科级领导干部。
“减负不是降标准,而是促担当。我们将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常态化开展督帮指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更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挺膺担当、勇毅前行。”韩城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李耀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