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部工作 / 干部管理 / 正文
凤翔区优化考核体系,推动减负增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考核重实绩 发展增活力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01 08:00 作者:李静茹 吴钰琪 赵永钊

在宝鸡市凤翔区,一场以优化考核体系,推动减负增效为突破口的高质量发展实践持续开展。

“区上将考核过程简化,按照总结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谈话、了解核实等步骤进行,不再查阅相关过程资料,确保考核减负减到位、减彻底,让我们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干事创业。”7月28日,凤翔区城关镇党建工作办公室主任常丹说。

今年,通过“抓重点、破难点、减总量、提质效”四步工作法,凤翔区持续精简优化考核体系,探索科学考核评价办法。“我们将加快高质量发展作为考核工作主线,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重点,创新考核体系,将全区考核二级指标控制在98项以内,较上年度大幅压减,确保考核减负措施落地见效。”凤翔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谈到这次改革,凤翔区陈村镇党委副书记刘立伟说:“考核精简后,检查频次少了,考核指标更聚焦、流程更高效。考核组深入一线,实地看进度、问实效。我们基层干部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基层治理、产业发展这些实实在在的事上了。”

7月28日,西凤酒城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混凝土搅拌车往来不息。凤翔区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查看施工进展,核实工程数据,并当场指出项目存在的问题,与施工方、相关责任部门共同研究解决措施。

“我区考核重实绩,方式灵活多样。比如,需要实地查看重点项目任务完成率、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等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就到现场看进展、核数据,用实绩说话;需要了解群众对改善民生福祉等工作成效的满意度,我们就采取电话测评、问卷调查、入户走访等方式征求群众意见,以群众满意度检验考核精准度。”凤翔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7月下旬,凤翔区187个区级重点项目开复工182个,开复工率97.3%,完成投资58.2亿元。

与此同时,凤翔区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给各乡镇定制“发展路线图”,精准设定年度考核目标任务,推动特色农业加速发展。

“我们从源头上化繁为简,根据乡镇地理特征、产业布局、优势特点等,差异化设置考核指标,不断推进特色化定位、错位式发展,以精准考核推动乡村产业百花齐放,激发区域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凤翔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7月下旬,在凤翔区柳林镇高粱种植基地,1米多高的高粱在风中摇曳。“今年,我们高粱产业预计产值可达1800万元,为白酒产业的壮大打下基础。这得益于区上结合柳林镇农业发展特色,为我们量身定制目标任务,要求我们镇做好高粱新优品种筛选,种植高粱2.5万亩,打造凤香型白酒专用粮食生产基地。”柳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邰晓龙说。

同样的,凤翔区长青镇对照考核年度目标任务,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发展大葱产业。“全镇今年预计种植大葱2000亩,产量可达1万吨,全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将稳定在1000万元以上。”长青镇副镇长王斌说。

“你看,我们的大葱长得多喜人。春季种的这茬大葱将在9月中旬起苗销售,到时肯定能卖个好价钱。”长青镇石头坡村村民景生仓说。

以精准考核推动产业发展,今年,凤翔区种植高粱3万亩、红薯1.5万亩、大葱1万亩,苹果挂果面积14.98万亩,预计农业产业年总产值可达48亿元。如今,范家寨苹果、柳林高粱、虢王红薯、长青大葱等特色产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也在稳步提升,横水辣椒、南指挥果蔬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