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破解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问题,眉县汤峪镇积极探索创新,通过用好“云端驿站”、深化“双向共管”、实施“金桥行动”三项举措,着力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精细化水平。
用好“云端驿站”,实现精准动态管控。依托“陕西智慧党建”管理平台,采取线上自主申报与线下村党组织主动摸排相结合的方式,对全镇流动党员进行全面登记造册。建立“两委”干部“一对一”或“一对多”包联机制,通过“定期电话访+重点入户查”的“双线核查”模式,动态跟踪掌握76名流动党员的地域流向、从业状况、联系方式等关键信息。同步将核实信息实时更新至陕西省党建信息化平台,实现流动党员信息库动态管理、精准维护,确保流动党员全部“归队入列”。
深化“双向共管”,确保教育管理不断线。督促流出党员主动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并积极参加组织生活,通过发送《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明确组织纪律要求,引导其在外亮身份、作表率、争先锋。建立“汤峪流动党员之家”微信群,指定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党务干部担任“云端联络员”,负责日常联络与管理。依托“学习强国”、“眉县先锋”等平台,定期推送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法规、家乡动态等学习资料32期,利用春节、端午等返乡契机组织开展返乡流动党员“五个一”学习教育培训活动6场次,确保流动党员学习教育“不掉队”、思想“不脱节”。
实施“金桥行动”,引导作用发挥促振兴。在涉及村级重大决策、民生实事项目、发展规划制定等过程中,主动邀请流动党员通过视频会议、线上问卷等形式“云端”参与,累计收集并采纳关于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的“金点子”20余条。分类建立流动党员人才信息库,重点摸排联系在外创新创业能力强、具有致富带富潜力的优秀分子。精心组织线下恳谈会、项目对接会等10余场次,引导流动党员积极为家乡发展牵线搭桥、建言献策。目前,一批流动党员已成为推介家乡的“宣传员”、传递信息的“情报员”、招商引资的“联络员”,为汤峪镇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和源头活水。
供稿:眉县汤峪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