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看一名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首先看政治上是否站得稳、靠得住。今年以来,华阴市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部署要求,巧妙运用“加减乘除”法则,切实强化干部政治素质和政绩观的考察考核工作,力求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绩突出的干部队伍。
基础“加”强,科学调整考核内容。华阴市始终秉持与时俱进的理念,紧密对标先进标准,紧跟党的理论发展步伐,动态调整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测评测试内容,全面、深入地考察干部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理解掌握情况。及时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两会以及组织部长会议等重要内容和讲话精神纳入政治理论测试题库,同时将“五个坚决使用,五个坚决不用”纳入正反向测评清单,围绕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5方面内容,细化为正向16个指标和反向21个指标,将干部隐性思想外化为显性表现,增强干部考察工作的可操作性。
精“减”项目,分类设置考核指标。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核心要求,华阴市改进考核评价体系,严格遵循为基层减负的要求,通过差异化设置考核指标、实行合理分类考核、加大重点指标考核权重等举措,对考核体系进行了优化完善。镇(街道)重点突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生态环保、为民办实事等指标;市级部门重点突出上级下达考核指标、市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主责主业等工作任务。2025年镇(街道)考核事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较上年分别减少15%、40%。同时,进一步充实和明确了“一票进优”“降等处理”的具体标准,使考核结果更能真实反映干部的工作成效。
“乘”势联动,多方考察凝聚合力。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将干部父母、配偶、子女、所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服务对象、邻居“六类人员”纳入政治素质考察征求意见范围,出台《“八小时之外”社会交往和网络行为监督管理办法》,聚焦干部“八小时之外”生活圈和网络行为整体表现,严把干部政治关。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做深做实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和政绩观考察考核的若干措施》,用好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每月收集纪检监察、巡察、审计、信访、统计、环保等18个部门有关政治素质和政绩观方面的问题,通过日常收集、联合察访、信息共享等方式汇聚监管合力,及时深入掌握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综合表现。
破“除”梗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将政治素质和政绩观考察考核结果融入个人年度考核、职级晋升等工作中,作为干部鼓励激励、能上能下的关键依据。对于在重点工作中推进有力、完成出色的单位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及时发送鼓励激励函给予肯定和激励;而对于推进不力、工作滞后的单位,严格进行红黄灯预警督办。今年,华阴市对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和部分重点工作推进好的单位发出鼓励激励函7份,通报表扬科级干部16人次,对专项工作中勇挑重担、实绩突出的公务员给予及时奖励11人,提拔使用38人;对推进滞后的单位及时发出预警督办函25份,预警督办科级干部74人次,并向相关市级包联领导发送提醒函12份,在个人年度考核中,对多次被预警督办的5个部门的9名领导取消评优资格。
(供稿:华阴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