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部工作 / 干部管理 / 正文

彬州:“四点发力”锻造乡村振兴“头雁”队伍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8-15 11:47 作者:秦建荣

近年来,彬州市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着眼当前及长远事业发展需要,积极构建“多元培育——实战淬炼——结对帮带——正向激励”培养新模式,着力锻造有担当“想干事”、有能力“能干事”、有态度“干成事”的农村“领头雁”队伍。

立足“基本点”,多元培育铸魂赋能。建立常态化教育培训机制,采取“集中培训+日常教育”方式,分层分批举办村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培训班,按需开设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专题“必修课”,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互学互鉴”机制,选派年轻、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赴发达地区实地观摩、对标学习,帮助新任村党组织书记见世面、长才干。同步实施“学历提升”工程,鼓励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杨凌、咸阳等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继续教育,提升“头雁领飞”履职能力。

抓住“关键点”,岗位淬炼强筋壮骨。坚持“一线练兵”,按照因“人”制宜、按“需”配岗原则,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组织研判等择优比选方式,每个镇(街道)选拔1—2名优秀年轻村党组织书记,安排到党建办、乡村振兴办、综治中心等关键岗位跟岗学习3个月以上,全面参与镇街相关工作,并指定业务骨干“一对一”指导,手把手在项目建设、信访维稳、拆迁一线等吃劲岗位传经验、教方法,提高村党组织书记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复杂问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找准“突破点”,结对帮带协同共进。构建“联村党建+导师帮带”模式,选派弱村党组织书记到强村任副书记,通过参与壮大集体经济、政策宣传宣讲等实际工作,促进被帮带党组织书记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建立“1+1”结对帮扶机制,由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与后进村党组织书记结成帮扶对子,量身定制提升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基层党建、村级财务、安全生产等方面指导,帮助掌握工作方法,理清工作思路,确保“帮”出成效、“学”到本领、“干”出实绩。

瞄定“发力点”,正向激励激发动力。修订完善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与干部挂钩机制,调整奖励资金提取比例和上限,将村集体年经济经营性纯收入的10%,最多不超过10万元作为奖金,切实提高村干部待遇水平。选树一批先进典型,依托彬州先锋等媒体进行宣传推介,增强村党组织书记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业绩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进入镇街领导班子、参加统一定向招录乡镇公务员考试或成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供稿:彬州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