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汉滨区落实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要求,深化差异化考核,精简考核指标,优化评价办法,“以考促干、以考促优”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科学划分赛道,引领发展方向。立足镇办现实条件,着眼长远发展趋势,根据人口基数、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定位等因素,将全区27个镇(街道)调整划分为重点发展区域、循环发展区域、生态发展区域三个考核类别。分类引导重点发展区域发挥中心城区建设服务保障、城区经济发展等功能;循环发展区域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打造农文旅特色镇;生态发展区域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确保“考差异、差异考”。
优化指标体系,精准下达任务。构建“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镇域特色工作+满意度评价”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突出重点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设置事关全局的关键性、引领性指标,考核指标数量较清理规范前压减88%。坚持“一镇一策”,根据镇办功能定位、文化定位、特色产业等设置镇域特色指标,同时逐项分析研判、合理下达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任务,做到“量体裁衣”。采取“区域重点工作+镇域特色指标”差异化赋分方式,三个类别考核指标分值权重根据区域、镇域工作特点各有侧重,确保“考重点、重点考”。
树立实干导向,健全奖惩机制。坚持正向激励与负向压力相结合,鼓励镇办争先创优。考核加分重点考量工作贡献,对在省市考核成效突出、重要经济指标超额完成任务和满意度评价突出等实行加分。考核评优向基层一线倾斜,在中心城区建设、乡村振兴等大仗硬仗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镇(街道)可直接评优,充分激发镇办干事创业劲头。积极探索考单位、考班子和考干部“三考贯通”结果运用机制,结合“三亮三评三运用”干部绩效管理,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奖金分配直接挂钩,确保“精准考、考精准”。
供稿:汉滨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