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既是党员队伍的一支劲旅,也是淳化高质量发展的“流动引擎”。近年来,淳化县聚焦“人在千里、组织在侧”,用“常态化摸排、常态化教育、常态化服务”闭环机制,把每一名流动党员都变成一面“流动红旗”,实现“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
常态化摸排——“一张网”兜住流动底数。坚持“流入地主管、流出地协管、两地联动”,搭建“双向联系、双向管理”通道。依托“电话问、微信访、上门看”三件套,逐村逐人建立“六个一”档案:流出时间、流入地点、从事行业、联系方式、家庭状况、组织关系,形成“一村一表、一镇一册、全县一库”。党员走到哪里,信息链就延伸到哪里,真正做到“流入即登记、流出即备案、半年一比对、全年一更新”。
常态化教育——“一根线”串起学习课堂。把“互联网+党建”作为主渠道,用活“学习强国”“淳化先锋”两大平台,打造“24小时不下课”的云端党校。全县183个党支部全部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每周推送“红色包裹”:一份时政速递、一则党务知识、一条家乡资讯。春节、清明、“七一”等集中返乡期间,开设“回家第一课”——到爷台山、桃渠塬等红色教育基地“打卡”,通过“五个一”模式: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聆听一段红色故事、观看一部红色影片、开展一次交流研讨、认领一件民生实事,让流动党员“充电补钙”不掉队。
常态化服务——“一个家”激活归雁效能。把流动党员纳入县级“关爱地图”,做到“五个必访”:外出必访、返乡必访、重大节日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家有急事必访。县镇村三级联动,建立“1+N”结对联系制度,1名支部委员联系N名流动党员,每月一次视频连线、每季一次政策速递、每年一次返乡座谈。通过经验分享会、政策宣讲会等多种形式,引导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通过常态化服务,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社会参与度不断提升,助力家乡经济社会发展。
(供稿:淳化县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