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泾阳县王桥镇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需求,聚焦“选、育、管、用”关键环节,深入实施“蓝青计划”扎实推进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能力突出、结构合理、群众认可的村级后备力量队伍,为基层组织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聚焦精准选配,让后备力量“选得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拔标准,围绕政治素质、带富能力、群众基础等标准,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及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深入调研等方式,从现任村“两委”干部、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毕业生、在外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重点摸排,镇党委逐村开展分析研判,好中选优,优中选强。截至目前,动态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22名,其中“四类人员”占比100%,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95.4%;其他村“两委”干部后备力量23名,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95.6%。实现年龄结构优化、学历层次提升、能力适配性增强的目标。
聚焦精心培育,让后备力量“长得壮”。健全“一帮一”“一对多”结对帮带制度,由经验丰富的村“两委”干部担任导师,积极传经验、帮业务、带作风,助力后备力量快速成长。定期开展谈心谈话、跟踪培养,及时掌握后备力量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疏导“本领恐慌”“动力不足”等问题。围绕理论政策、基层党建、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内容,采取集中授课、案例教学、线上学习等方式开展系统培训,同步搭建“实践锻炼平台”,通过设岗定责、跟班学习、列席村“两委”会议等途径,促进后备力量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提升实操能力。通过多维度培养,后备力量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聚焦精细管理,让后备力量“管得活”。建立“一人一档”动态管理,结合帮带人评价、村干部评议、群众满意度测评等方式进行综合考评,准确掌握后备力量现实表现情况。严格落实“从严管理,动态调整”原则,对表现突出、群众认可的重点关注,优先推荐使用;对工作表现不力、履职意愿不强的及时调整退出。今年以来累计入库补充13名优秀人才,调整6名不符合要求人员,切实保障后备力量队伍的生机活力。
聚焦精准使用,让后备力量“用得好”。有计划地安排后备力量担任书记助理、主任助理等职务,参与村级日常管理。注重在使用中培养,组织后备力量投身人居环境整治、产业项目推进、矛盾纠纷调解等一线任务,今年以来,围绕全镇“五场硬仗”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通过“交任务”“压担子”等形式,安排后备力量在参与村级事务实践中充分锻炼处理复杂问题、群众工作能力,激发后备力量投身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供稿:泾阳县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