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阴县漩涡镇党委坚持把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作为夯实基层根基、助推乡村振兴的战略抓手,以“选准苗、育好苗、护好苗”为核心,构建“选、育、管”全链条工作体系,锻造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村级后备“生力军”,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广纳贤能“选准苗”,建强人才储备库。“以前选拔后备干部多是‘圈内找’,现在我们转变思路、拓宽视野,深入田间地头、创业一线,真正把群众认可的能人选进来。”漩涡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危康介绍道。漩涡镇坚持“内挖外引、多元并举”原则,构建“群众推荐+组织考察+个人自荐”的选拔机制,通过深入21个村(社区)开展走访入户、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全面摸清本土人才底数。
选拔中,漩涡镇既从现任村“两委”干部中优中选优“筛”骨干,又面向返乡创业青年、本土致富带头人诚意相邀“请”能人,更聚焦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精挑细选“储”新锐,着重将作风过硬、群众口碑好、主动参与村级事务的优秀人才纳入后备库。同时,紧扣富硒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需求,靶向挖掘“带富能力强、契合发展需求”的优质人才,让后备力量自带“产业基因”。目前,全镇已储备村级后备力量63名,平均年龄35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达100%,队伍结构实现年轻化、高学历化全面升级。
精准赋能“育好苗”,打造实战练兵场。“选好苗子只是第一步,必须通过精准培育让后备力量长才干、能担当。”针对后备干部基础差异,漩涡镇量身定制培养方案,打出“理论+实践”“线上+线下”靶向赋能“组合拳”,助力后备干部快速成长。理论提升上,通过集中授课、专题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政治理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惠民政策等方面的培训,不断夯实后备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基础。同时,依托“漩涡发布”等线上平台,定期推送学习资料、政策解读,方便后备干部利用碎片化时间“充电蓄能”。实践锻炼中,推行“双导师帮带”机制,为每名后备干部配备1名包联村领导和1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导师,通过“手把手”指导、“跟着干”实践,让后备干部快速掌握村务工作方法。此外,有意识地将后备干部放到人居环境整治、惠民政策宣传、矛盾纠纷调解、防汛防滑等重点工作“蹲苗历练”,让他们在实战中经风雨、长本领。今年以来,全镇后备力量累计参与一线工作210余次,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实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严管厚爱“护好苗”,激活队伍内动力。为杜绝“选而不管、备而不用”现象,漩涡镇建立健全“全周期”管理机制,以严管厚爱并重激发后备队伍活力。漩涡镇党建工作办公室为每名后备干部建立“一人一档”成长档案,详细记录其基本信息、培训学习、现实表现等情况,实行动态跟踪管理。落实常态化谈心谈话制度,包联村领导定期与后备干部沟通交流,及时掌握思想动态、解答疑惑难题、解决工作生活实际困难。同时,严格执行动态调整机制,明确政治素质不达标、群众意见集中、作用发挥不突出等退出情形,确保后备队伍“优进劣出”;对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后备干部,优先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切实打通“备用衔接”通道。
(供稿:汉阴县漩涡镇党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