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彬州市把主题教育同改作风、办实事、促发展紧密结合,以学促改,着力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聚焦问题“改”
寒风阵阵,冬意渐浓。11月26日,记者来到彬州市水口镇大车村,一条新修的柏油路呈现在记者眼前。“这路修好了,卖苹果方便了,我这心情也敞亮多了。”大车村村民黄小军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村上泥泞不堪的通组路困扰着包括他家在内的附近群众的生产、生活,尤其是收割庄稼、出行都很困难。彬州市村定镇管市统筹落实承诺事项实施以来,大车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将群众闹心的这条通组路列为村定项目,上报镇党委镇政府,经过市级部门的统筹协调,很快就确定下来。定了就干,说了就办。1.5公里的通组路仅仅用1个多月就修好了。
“除了修路,村上还根据村民意愿建设了一座菊花加工厂,村民不仅可以在这里加工自己种的菊花,闲暇时间还能在菊花加工厂里打工赚钱。”大车村党支部书记黄崇亮告诉记者。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彬州市把“改”字贯穿始终,以村定镇管市统筹落实承诺事项为抓手,持续用劲、精准发力,把主题教育成效体现在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上。2019年,彬州市156个行政村共确定村定镇管市统筹承诺事项459项,截至目前,共实施420项,实施率达91.5%,累计投入资金3.52亿元。
彬州市委书记钟伟说:“我们将把村定镇管市统筹承诺事项作为检验镇村党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考核,严格督查,夯实责任,确保所有承诺事项落地落实,惠及群众。”
为民办事“实”
初冬的早晨,在彬州市义门镇中罗堡村“爱心餐厅”里,10位老人围坐在饭桌旁吃得津津有味,每个人脸上都绽放出幸福的笑容。“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饭做多了就剩,不做饭又没得吃。现在好了,每天在‘爱心餐厅’可以吃到可口的饭菜,再不用为吃饭发愁了。”11月25日,77岁的陈占胜老人高兴地说。陈占胜是村里的一位五保户,一个人做饭很不方便,吃饭成为他每天最头疼的事情。
今年以来,彬州市为了切实改善农村残疾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和建档立卡贫困人群基本生活条件,解决“吃饭难、洗衣难”等突出问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在广泛征求意见,全面摸底排查,充分调研分析后,决定在各镇办和行政村推广建设社区“爱心餐厅”。目前“爱心餐厅”已建成并投入运行65个,正在建设3个,受益群众660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彬州市坚持走群众路线,建立为民办实事清单,一大批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得到解决。目前,彬州市已建成“爱心餐厅”65个,农村残疾、空巢、孤寡老人吃饭、洗衣问题得到解决;针对农产品销售难问题,承办咸阳农民丰收节,通过网络直播形式,老百姓自产自收的农产品及电商产品交易量突破7000单;开展营商环境大走访,帮助企业解决堵点痛点问题27个。
整改效果“评”
彬州市北新巷是一条背街的老巷,这条宽度仅两三米的巷子困扰附近居民20多年,“这道巷子是我出门的必经之路,虽然只有短短的200来米,走起来却十分费劲。路面年久失修、坑洼不平,还有各种废旧垃圾等障碍物,经常是尘土飞扬。现在好了,今年国庆期间街道办加班加点,给巷子重铺了柏油路面,又清除了垃圾,现在我每天从这里穿行,心情完全不一样了!”72岁的老人戚纪武感慨地说,“我本来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反映问题的,没想到问题这么快就得到解决了,真该为街道办点赞!”
彬州市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征求意见请群众参与,检视问题让群众把脉,整改落实由群众评判。全市共查找违背初心使命的问题6大类113条,为检视整改找准了“靶子”,并以电视专访的形式,针对群众满意度调查反馈的8类52条民生问题,要求市卫健、医保、教育等10个部门负责人面向电视镜头,汇报整改落实情况,让成效在“阳光下”接受评判。目前,彬州市已播放电视专访6期,41条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同时在彬州市广播电视台等市级主流媒体开设《向人民汇报》专栏,通报整改落实情况,真正让群众看到问题改没改、怎么改的、改到了什么程度。
“我们将持续推进食品安全、环境污染、上学、医疗等群众关心问题的整改,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以扎扎实实的主题教育取信于民。”彬州市市长王宏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