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彬州市针对干部教育培训存在的培训内容泛化、培训方式单一、培训效果不佳等问题,实施一系列针对性、精准性、实效性措施,推动干部不断拓宽前沿视野、丰富知识结构、增强实践本领,促进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标需求设课程。把准“组织需要、岗位需求、干部渴求”的结合点,让培训内容“精准对焦”。建立调研机制,通过累计实地走访3次、发放《需求清单》500余份,梳理出市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需求,印发《2025年彬州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差异化设置培训班次20余期,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主线,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作为各类培训必修课,构建特色鲜明、相互促进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履职能力”的课程体系,让党的创新理论润泽干部心田。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将党的创新理论、党的历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等核心内容融入培训课程,利用金池革命旧址、权家桥阻击战烈士纪念园等红色资源作为实训基地,开展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等现场教育研学5场次,受训300余人,锻造堪当重任、作风优良、勇挑重担的干部铁军。
精准施教强能力。量体裁衣、精准施策,综合运用理论讲授、政策解读、专业解析、案例演练、情景模拟等方式,推动培训精准化、系统化。以“场景创新”破局,让培训方式“活起来”,针对党政领导干部采用“研究式培训”、中青年干部采用“长班精训”、镇村干部采用“融合比学”等方式,不断提高干部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聚焦提高年轻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中青年干部进修班等班次中,将依法行政、基层治理等一线实践中的鲜活生动案例“搬”上教学课堂,为45名新任职科级干部、中青年干部精准提能。打造“实景课堂”,围绕消防救援、防汛抗旱、信访维稳等急难任务,让干部在实战中历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注重实践式研训,行业领域干部走出去现场研学,全市纪检监察干部80余人赴西北政法大学,开展综合能力提升培训,同时通过进修班等班次深入市内红色教育基地、化工园区、乡村振兴等现场学习,帮助干部找准定位、丰富思路、拓宽视野。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进修班邀请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行业骨干等3名,结合工作实际讲政策、说业务、谈案例,形成“学经验、谋思路、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跟踪问效促发展。以“闭环问效”破题,构建“跟学—分享——回访”全链条管理机制。建立组工干部跟班制度,对重点班次进行跟班管理,采取“市内培训不定时跟班,异地培训全程跟班”的方式,通过“看、听、问、评、考、查”六维纪实体系,对每名学员在培训期间的表现进行全程纪实,抓牢干部培训学风,挖掘出更多的“潜绩”。放大干部培训成效,探索建立干部培训分享机制,主体班、进修班等学员学习返岗后1个月内,及时向单位党委(党组)汇报培训收获,并结合自身岗位,采取课堂讲授、互动问答、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面向特定群体分享学到的新知识、新思想,实现一人参训多人受益。开展训后回访,深入重点班次学员所在单位,通过实地工作看、一线座谈听、领导同事评等方法,了解干部训前训后岗位履职、作用发挥、能力提升等方面情况,倒逼学用转化,真正让培训成果体现在岗位上、折射在实绩里。目前,开展学员回访3次,形成调研报告1份,促进干部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见行见效”。
(供稿:彬州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