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勉县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实施“一线培塑、一线历练、一线考核”三大工程,推动广大干部在实践实干中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一线培塑铸魂,激活思想“动力源”。坚持内外结合、双向发力,将教育课堂延伸到发展前沿和实践一线,让正确政绩观在实景实境中入脑入心。整合县域红色与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初心·清风本土课堂”,在红四方面军陕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等红色基地开展党性锤炼,在武侯祠廉政教育基地等场所开展政德教育,累计培训干部9000余人次,切实增强“为谁创造业绩、树什么样政绩”的政治自觉。同步开设“视野·赋能研学课堂”,分批选派650余名干部赴浙江、江苏等先进地区,深入产业园区、乡村社区、治理一线开展实训调研,引导干部在亲眼所见、亲身所感中反思差距、转换思维,明确“怎样树政绩”的实践路径,真正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勉县高质量发展实效。
一线历练壮骨,搭建成长“主战场”。树立“干部到一线去、从一线选”的鲜明导向,健全完善干部培养锻炼工作机制。县委组织部严格遵循“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原则,有计划地将300余名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和后备力量安排到项目建设、信访维稳、防汛抗旱等关键岗位进行不少于3个月的“墩苗”历练,推动干部在实战中强本领、长才干。强化多岗位锻炼,大力推进跨部门、跨乡镇交流,28名县直机关年轻干部下沉乡镇任职,21名乡镇年轻干部被选调至县直机关工作,让干部在实践实干中创造经得起检验的政绩。
一线考核识才,立起评价“风向标”。创新建立“一线考核、实绩纪实”评价机制,实行“一人一档”全程跟踪管理。由县委组织部组建专项考察组,通过现场查看、个别谈话、民意调查等方式,近距离、多维度掌握干部一线现实表现和群众口碑。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去年以来,对231名群众认可、实绩突出的干部予以表彰或提拔使用,对4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进行了岗位调整,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真正以群众满意度衡量政绩“含金量”,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真抓实干。
供稿:勉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