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眉县深入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成效评价要求,着力做好培训“后半篇文章”,强力推动学用转化,有效服务“五个眉县”建设。
构建闭环体系,实现考核评价全覆盖。严把训中表现关,对累计举办3天以上18期脱产培训的学员,全面实施组织部、党校、主办单位“三方联动”考核,为800余名学员建立个人纪实档案,并对表现不佳的学员进行提醒。检验内容掌握度,实行笔记抽查、结业考试、心得撰写、研讨发言“四位一体”考核,培训结束一周内完成等次评定并反馈至派出单位,综合考评通过率为98.5%。激活成果转化链,全面推行“返岗三个一”机制,要求学员返回后必须开展一次分享会、组织一次专题研讨、提交一份实践报告,收集高质量调研报告40余份,促进10余项学习成果在基层落地。
聚焦学用相长,推动培训效果长效化。实施效果鉴定,建立班次质量评估机制,通过双向反馈及参训前后表现对比,为180名重点学员形成个人鉴定,35名优异者纳入优秀干部储备库,8名存在短板的学员列入重点帮扶。训后跟踪评估,训后由单位领导、同事及服务对象等,围绕理论素养、实践能力等维度,在6个月内进行量化打分,并设置不少于3个月的成果转化观察期,杜绝“一训了之”。建立长效机制,针对评估发现的20余条共性及个性问题,制定“一人一策”改进方案200余份,主办方优化课程教学5次,实现培训质效共赢。
强化结果运用,树立以考促学导向。注重反馈整改,实行考核结果向本人、分管领导和培训机构“三级反馈”制度,对评价为“一般”及以下学员开展谈心谈话,督促制定整改措施。完善档案管理,依托干部管理信息系统,为全县800余名科级干部建立数字化培训档案,实现学习历程与成效全程可追溯,并将结果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直接挂钩。刚性挂钩运用,将干部教育培训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明确规定考核不合格的,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
供稿:眉县县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