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部工作 / 作风建设 / 正文
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铜川王益区:办好“小事”解民忧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1-08-29 11:55 作者:陕报记者 赵杨博 通讯员 马辽辽

“以前这边没有活动场地,大家没有休闲娱乐场所。现在不仅有广场,还给安上了路灯、安装了石桌石凳,确实给我们办了实事。”64岁的铜川市王益区大同路社区居民李德儒欣喜地说。

去年,王益区大同路社区新建的办公楼投入使用,楼前的文化广场也热闹起来。但是晚上没有照明,陆续有群众反映到社区,希望可以尽快安装路灯,方便辖区居民晚上休闲锻炼。经过社区多方沟通协调,今年7月底,7盏全新的广场照明灯全部安装到位。

“老政府红楼上下水改造加快推进,预计9月初完工。益王新居倒塌的围墙拉好警戒线,联系有关部门尽快维修……”8月26日,大同路社区党委书记李国华正忙着安排手头的工作。她介绍,最近大风暴雨天气频发,社区必须加强排查和值守,尽最大努力保障群众安全。

“以前是群众反映什么,我们尽力解决什么。现在我们提前谋划,主动想着要为群众做些什么。解决停水停电、改善小区环境等问题,做好群众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李国华表示。

为群众办实事,关键在于“实”。老城区停车难,老旧小区停不下车,城市中心区容易堵塞……针对“停车难”这一民生“痛点”,王益区提前谋划并多方征求意见,把“实施城市公共停车场建设工程”列入2021年十件惠民实事,计划新建停车场10个,新增停车位2000个。截至目前,王益区已建成利民路、育才小区、瓦盆窑小区、文化宫商业地下停车场4个,新增停车位690个,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今年以来,王益区把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持续发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7个,惠及群众7990户。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7个,安置困难群众2100户,累计建成社区工厂14家、标准化创业中心8家,提供就业岗位550个,为28人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4万元。受理各类劳资纠纷举报投诉案件21起,为235名劳动者追发工资273万元;建成村级孙思邈中医堂12家;作为“办好家门口的优质高中教育”的重点民生工程,王益中学建成开学,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此外,王益区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全区农村户籍人口购买了防返贫保险,对因病、因学、因灾、因意外造成支出过大的家庭给予相应救助,惠及群众1416人次。同时,为困难家庭学生348人发放各类资助资金33.39万元,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据了解,王益区先后征集“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215项,按照时间进度跟踪问效,加快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已完成90项。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