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部工作 / 作风建设 / 正文

用情解决困难事 实干架起连心桥

——汉中供电公司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侧记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22 09:35 作者:李哲 成峰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国网汉中供电公司大力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增强供电能力、提升服务品质入手,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一件件为民服务、为民解忧的实事好事,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办电用电的便利度和获得感。

补齐电网短板 保障城乡发展

“扔掉煤炉子,用上电炉子,供电公司给咱吃了定心丸!”2021年12月17日,家住汉中市汉台区新桥胡家扁村的张先生说道。当天,汉中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为胡家扁村更换了一台大容量配电变压器,让刚刚领到取暖电炉的张先生和村民们放心用电。

为减少燃煤对空气的污染,2021年入冬前,汉台等区县将中心城区和城乡接合部作为试点地区,通过实物、资金补贴的形式将居民的煤炉更换成电炉,实现清洁取暖、卫生取暖。

可一个问题出现了,由于本次“煤改电”时间、地点集中,部分区域用电负荷爆发式增长,出现用电“卡脖子”现象。

清洁取暖是惠民利民的好事,通过我们的手,一定要把好事办好办实,汉中供电公司第一时间作出安排,将本次“煤改电”集中的区域作为配电网改造升级重点,优先施工、优先投运。

以共产党员服务队为骨干,该公司施工人员冒着严寒,新建及更换配电变压器76台,10千伏线路35千米;同时,服务队员还走村入户,向群众宣讲安全用电知识。用上电、用好电,是服务队员最大的心愿。

“毛细血管”畅通的同时,电网“主动脉”更没落下。今年1月7日,汉中东部电网补强工程——西乡白龙塘变电站110千伏2号变压器投运,将有效缓解西乡县城夏冬季用电高峰期电力紧张现象,并为以矿产品加工、畜牧养殖为新兴产业的白龙塘镇及周边区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简化办电程序 客户尽享便捷

“没想到不需要带资料,凭一张身份证就能办理好房屋过户用电变更手续,真是省时省心又省力!”1月5日,在汉中供电公司营业服务大厅,市民张先生跷起大拇指连连“点赞”。

这种便利得益于该公司“一网通办”与办电信息融合的服务模式。以“大数据、大服务、大提升”为目标,该公司加强对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打通了内部营销业务系统与外部政务信息平台之间的数据接口,使营业执照、土地证、房产证等7项办电资料均可在网上获取,无须随身携带。从而使客户提交的资料大大精简,企业“一证办”、居民“零证办”成为现实。

同时,该公司在汉中市重点工农业园区设立“一站式”办电窗口,安排党员干部驻点办公,在客户办理工商、土地、规划等手续时就提前介入,全面掌握了解客户用电需求,开辟“报装接电快捷通道”,聚焦方案审批、接电时间等客户关注的事项,最大程度简化手续流程,构建便利化、透明化、标准化的“阳光业扩”服务体系。

除了大客户,农村小微企业同样备受重视。该公司全面推进“全能型”农村供电所建设、“网格化”管理和台区经理制,让供电服务半径大为缩短,服务质效大幅提升。“电话上门、足不出村”就能办理用电业务,农村小微企业享受到了和城里一样的服务。

履行社会责任 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咱们村的工作重点是提升农副产品的品牌效应,争取实现进城镇超市、进农贸市场的目标……”1月11日,南郑区两河口镇仰天坪村召开党支部会议,汉中供电公司驻村干部正在作今年的乡村振兴工作报告。

随着帮扶村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该公司把乡村振兴工作重点放在巩固成果、提升质效,实现脱贫群众可持续发展上来。在仰天坪村,深挖种养殖业增长潜力成了切入点。2021年,在该公司驻村干部带领下,村里扩大了养殖种植合作社规模,将农户散养的鸡、猪,种植采集的猕猴桃、野生菌,整体收购,集中加工,统一销售,着力打造拳头产品。“销路保证了,卖的价钱也更高了,脱贫群众乡村振兴的干劲也更足了!”仰天坪村村主任表示。

除了为帮扶村出点子找路子,该公司更多地发挥行业优势推动整个汉中地区乡村振兴。2020年以来,该公司进一步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度,从农村电网发展、供电服务提升、基层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出阶段性谋划,向社会奉献可靠电、舒心电、智慧电。

结合地方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布局和能源消费特点,该公司有计划、分阶段推进农村电气化:在勉县,服务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和运行;在城固,推广猕猴桃、柑橘冷库贮藏技术;在洋县,保障黑米种植和深加工用电;在留坝,架设民宿供电专线,服务生态游、乡村游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充电赋能。

为民服务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汉中供电公司已经作出安排,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一件地办,一年一年地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