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部工作 / 作风建设 / 正文

武功:县镇村三级联动 解决群众 “急难愁盼”问题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03-10 14:50 作者:王晓莹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为更快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武功县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推行县镇村三级联动机制,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福利、解难题。

“到处跑”变成“家门口办”,群众办事方便多了

“我碎女子大学毕业了,想把党关系从学校转回来。”这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让家住武功县小村镇香西村61岁的王团生一筹莫展。王团生说:“我年纪大了,这些事情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我问了好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弄,跑了几个地方都没有办成。”无奈之下他将事情反映给了村干部王选印。

王选印很快用电话联系到小村镇党建办说明缘由后,立即得到回复:“您先让娃在学校开好介绍信,准备好她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等相关资料,明天镇上要开会,我让村书记把材料带过来,现在网上办理,当天就能办好。”

为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武功将县镇村三级联动机制的重要环节放在了村(社区)上。武功县小村镇党委书记马斌认为,群众遇到的难题多半在村(社区)一级就可以得到妥善解决。为此该镇在各村原有的工作基础上对便民服务进行升级,将群众需办理的各种政策性保险、农技服务、惠农补助、建房用地审批、组织关系转接以及政策咨询、司法援助等事项纳入代办服务范围,并在村(社区)公开栏公布代办范围及相关人员,让群众知晓哪些事可代办、找谁代办。

多年矛盾,一朝圆满化解,和群众的心更近了

“陈书记,我们法院小区与田桂村为修路问题一直存在矛盾,道路坑洼对于年龄大的老人来说出行困难,希望有关部门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去年初,武功县普集街道办法院小区的居民们向文汇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陈引会打来电话。

陈引会接到电话后立即联系普集街道办协调相关单位到实地勘察,并召集街道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多方协调并广泛走访找出处理方案。

“方案出来了,如何顺利实施却是个难题。”陈引会说道。由于道路硬化涉及住建、国土资源、交通等多部门,协调起来耗时较长,按常规程序走下去群众诉求短期内肯定得不到解决,自从启用县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后,办事效率大大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也提升了。

“社区能协调的事情在社区解决,社区协调存在难度的事情,我们积极联系街道办出面协调。”陈引会说,这也正是武功县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办事快、效率高的“杀手锏”。

小机制大作为,和群众的“连心桥”架起来了

自全面推行县镇村三级联动机制,武功县共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732件,通过办实事架起让群众满意的“连心桥”,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武功县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践活动组组长、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王文博介绍,过去群众反映到村(社区)的“小问题”,遇到解决不了的往往就被拖了下来,而镇(办)解决起来也有困难的“大问题”拖下来后,群众无奈只有直接找县级部门,无形中跑了不少冤枉路,也对我们的工作怨声载道。

现在,不管“小事情”还是“大问题”,村(社区)、镇(办)都登记在册,村(社区)能解决的村(社区)解决,解决不了的镇(办)出面,再解决不了就由县级部门直接牵头督办。

县镇村三级联动机制使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答复,事事得落实。“群众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我们和群众的关系更亲了心就更近了。”王文博笑着说。

(中共武功县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