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近日,省纪委监委印发《2022年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四风”树新风工作方案》,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作风问题无小事。作风是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尽管长期以来我省对作风积弊的治理已然制度化,但由于“四风”的顽固性、反复性、危害性,还是不能有“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只有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驰而不息抓作风,才能避免“一抓就好转、一放又回潮”现象,真正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
党员干部既是作风建设的组织者、推进者、监督者,又是作风建设的参与者、实践者和示范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抓作风首先要秉承好作风,不能像“手电筒”,只照别人,也不能当“口头禅”,光说不练,更不能是“一阵风”,风头过了依旧。倘若用形式主义反对“四风”问题,不但转变不了作风,还会败坏党风政风民风,不但攻克不了作风问题,还会使作风问题不断变异,产生“新变种”。如此看来,对表态多却落实差、搞变通、打折扣、弄虚作假的,对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不作为、乱作为的,对检查考核过多、过度留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对依然存在违规收送礼金礼品、违规吃喝等顽瘴痼疾的,要露头就打,严肃执纪问责。
只有去掉华而不实的“虚”,剔除弄虚作假的“浮”,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以良好学风促进优良作风,才能不负群众信任,不负历史期望,永葆党员干部务实清正廉洁本色。党员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善于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转化为科学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辩证思维方式,转化为立身做人的涵养和修养,既大胆开拓、勇于担当,又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干净人”、作风上的“正派人”,以持续改进作风的切身行动,赢得群众支持信任。
注重常治长效,用制度之“模”铸作风之“形”。在建立长效机制上要下足硬功夫,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正廉洁的长效机制,坚持一级抓一级,把作风建设与履行岗位职责结合起来,与解决本地区本部门顽瘴痼疾结合起来,防止出现跑偏、打折扣、层层加码等错误做法。同时,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延安精神,继续直面歪风邪气,深入挖掘剖析普遍、反复出现的作风问题,补齐作风问题背后的制度短板和漏洞,防止“四风”反弹回潮,重塑正风新风,筑牢“防风墙”,努力在作风建设和拒腐防变一体推进上取得新成效。
作风建设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须警钟长鸣。紧盯作风问题新表现、新动向,坚决扭住不放、标本兼治,持续拧紧“螺丝”、上紧“发条”,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加大问题查处通报,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