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部工作 / 作风建设 / 正文

旬邑太村:“五紧、五让”工作法 持续推进作风建设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09-29 15:22 作者:何云飞 许小宁 张嘉豪

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旬邑县太村镇全面贯彻省市县部署要求,坚持把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当作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科学谋划,扎实推进,采取“五紧、五让”工作法,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专项行动。

一、拧紧思想的螺丝,让思想的警觉触动每个灵魂

    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们紧抓党员干部的思想学习教育,不断拧紧干部思想的螺丝,上紧学习教育的弦。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形势任务,持续提高党员干部科学谋划、改革攻坚、依法行政、风险防控等能力水平。聚焦镇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干部、村干部及驻村干部四类人员,分类施策,分层推进。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载体,提升学习实效,研究制定了学习计划,利用党委会、党委中心理论组学习会、机关大会全面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使其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从灵魂深处清醒认识开展专项行动的目的和意义,进一步增强了全镇党员干部政治警觉、思想觉醒和行动自觉。

二、上紧行动的发条,让讲政治的自觉传遍各个领域

    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最终落实要体现在行动上。我们结合当前各项重点工作,上紧干部行动的发条,激发全镇干部干事创业活力,以“人一之、我十之”的拼搏干劲,拿出拼的勇气、闯的劲头、争的意识,奋发进取把各项工作往前赶、朝前干,在全镇上下形成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干事创业崭新气象,让政治的自觉传遍各个领域。组织各村及时开展疫情防控外来人员摸底排查及核酸检测,对从风险区域回来的人员严格落实居家隔离监测,确保无输入、无感染。迅速组织干部帮助群众进行苹果采摘及玉米秋收,确保群众颗粒归仓。加大农村重大风险领域及重点人群排查稳控,扎实开展网格化信息录入工作,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保驾护航。组织镇村干部开展群众住房安全排查工作,对危漏房屋下达限期撤离通知书,确保群众安全度汛。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三方面重点工作举办了太村镇“晒比评、找差距、拓思路、促提升”擂台赛,在全镇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凝神聚气、树形铸魂。

三、铆紧责任的链条,让问题的种子全面清仓见底。

为了使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取得实效,我们铆紧责任的链条,把此项行动同“万人帮万户、合力促振兴”活动结合,引导党员干部对照五个聚焦,通过自己找、同志提、领导点的方式,深刻查摆自己在工作作风、纪律、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建立问题台账,逐项限期销号进行整改,确保问题无遗漏,整改无死角。同时引导广大干部围绕村级环境卫生整治、防返贫监测、产业发展,农户生产生活困难、住房安全隐患排查,企业发展存在的瓶颈制约,产业示范点发展的困难以及学校的安全等热点堵点问题,进村组、进农户、进企业、进产业示范基地、进学校深入开展“五必进”“七必谈”“五聚焦”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找准群众、企业最关心最关切的真问题,并铆紧责任链条,为整改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四、扎紧制度的笼子,让工作的压力传导神经末梢

    我们不断完善各类工作机制,注重在疫情防控、项目建设、乡村振兴、风险防范化解等重大任务中查实绩、看作风。推行办事群众对机关各站所、各支部打分等机制,用服务对象的感受来检验作风建设成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衡量村级班子和广大干部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与干部选拔使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等结合起来,真正考出压力、考出动力,引导干部在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建功立业。同时还修订完善了《领导班子成员在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中包抓联系点制度》,要求每名党员领导干部联系至少2-3个支部,并确定一个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示范点,引领其他支部奋力赶超。针对农村村组财务管理混乱及合并村印章管理不规范问题,研究制定了《关于在全镇全面推行“组账村审镇监管”农村财务管理(试行)办法》以及《关于进一步规范村民委员会印章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了村组财务和村级印章的管理使用。出台了《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督查考核方案》,镇督导组坚持每月两次深入各支部对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走过场、敷衍了事的支部进行全镇通报批评,真正让工作的压力传导到每个“神经末梢”。

五、握紧治理的管钳,让管理的短板全部补牢补齐

在专项行动中,握紧治理的管钳,开展镇村班子效能治理。大力转变镇、村干部工作作风。以提升工作质量效率为目标,开展“效能革命”。针对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运用末位问责、典型通报、能下调整等措施及工作责任倒查等机制,全面改变镇村干部干事风貌,让敬畏法纪、敬畏岗位成为镇、村干部必须严格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职业操守。减轻基层负担。严格执行发文规范要求,从严控制发文数量,杜绝了“红头”改“白头”、正式改便笺等隐形变异问题,严格控制会议规模、时间,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不开,能合并开的绝不单独开,能开短会的绝不开长会,极大的减轻了基层干部的负担。大力营造高质量营商环境,主动深入企业、项目现场,与相关部门、企业负责人、群众交流,听取工作中存在问题困难,打通助企纾困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现场研究解决,推动各项重点任务早日投产达效。

(中共旬邑县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